2月7日首播,周日 8pm (CCTV 4,频道334)

自古以来,家庭观念对中国人而言,一直是人与人之间最牢固的情感维系,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数千年来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对家庭和亲情的寄托,无论身在何处,心始终挂念着家所在的方向。期盼阖家团圆,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夙愿,亦是对幸福的生动诠释。尤其是在除夕之夜,儿女们即使远在异乡,也要赶回父母身边,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央视“春晚”。

开放办 “春晚” 全民大联欢

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年度“现象级”节目,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在每年农历除夕(春节前夜)揭开面纱,节目内容涵盖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杂技魔术等,晚会采取电视直播形式,从除夕晚8点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一(春节)凌晨。在观众心中,每年的“春晚”都是一次全民大联欢,春晚节目创作从日常生活着眼,同时融入中国各地域、各民族特色,既展现出丰富瑰丽的中华文化,又刻画出生动活泼的百姓生活,某种程度上来说,“春晚”不单是节日的盛宴,在舞台上看到充满家乡特色的节目表演,更是亿万观众找寻自己故土乡情的情感载体。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将秉承“开放办春晚”的原则,实现“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的创作基调,尊重观众偏好,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优秀节目,并向观众要“菜单”,公开征集希望哪些明星上春晚,力求打破限制,使本届“春晚”更加人性化、亲民化,呈现最具观赏性、最符合观众喜好的节目,引发共鸣,无论是明星大腕或是草根艺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观众喜爱的节目,最终登上 “春晚”的舞台。


“春晚”的记忆 中国的记忆

2016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突出年度记忆,将用艺术化的方式聚焦“9.3”大阅兵、生态文明建设等年度元素,“春晚”舞美的整体风格依然主打年味以及中国元素。自1983年首届“春晚”播出以来,历经三十余载光阴,这一年度盛宴早已深入人心,准时收看“春晚”也成为中华儿女欢度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阖家团圆永远是中华儿女对春节最朴素的解释, “回家团圆”也是历届“春晚”不变的主题,围绕这一主基调,历届“春晚”聚焦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通过极具张力的舞台语言呈现给观众,刻画出一位位性格迥异的舞台人物,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舞台故事,而这些故事背后,则是中国社会最现实、本真的面貌。可以说,每一年的 “春晚”都会带领观众重温当年发生的大事小情,透过 “春晚”的舞台,将普通家庭的小个体与中国社会的大整体串联起来,传递出温暖的家国情怀。透过“春晚”这扇窗,五湖四海的观众不仅能看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更能从舞台表现的细微变化之中,体会到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变迁,这样看来,“春晚”不仅是一代代中国人成长的记忆,更化为一部浓缩的中国社会发展史。


向经典致敬 互动求创新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着庞大的收视群体与影响力,据统计2015年 “春晚”电视观众规模达到了6.9亿人,是当年美国“超级碗”比赛收视人数的数倍,“春晚”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之重可见一斑。随着网络和社交平台的崛起,年轻一代对传统电视节目的喜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有着30余年历史的 “春晚”也需要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有所创新,特别是在电视媒体与网络社交媒体融合方面尝试创新与改变。2016年是中国生肖猴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起生肖猴,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有着72种变化的本领,与此同时,2016年“春晚”导演组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春晚”团队,在向以前33届“春晚”致敬之外,他们也希望本届“春晚”能够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像孙悟空一样 “72变”,为观众献上一道不一样的“年夜饭”。北京时间2016年2月7日晚上八点开始, 请关注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