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鸭寮街:位于深水埗十九世纪,鸭寮街一带为大海,附近有农田、鱼塘,被填海后设曾有饲鸭的寮,鸭寮街因此而得名。

都爹利街:位于中环,以香港殖民地政府拍卖官都爹利(George Duddell)命名。

百德新街:位于铜锣湾,以怡和洋行大班Sir John Valentine Jardine Paterson命名。

洗衣街:位于旺角,洗衣街原为一条小水溪,1920年代,田地平整为住宅大楼,居住于小水溪附近的妇女上门接洗衣服,附近居民都叫溪边小径为洗衣街。1930年代,政府将水溪水源于界限街截断导入地底下水道,及将水溪覆盖于地底辟成道路。由于居民习惯称呼溪边小径为洗衣街,故覆盖路面后仍维持今称。

荷李活道:位于上环,Hollywood”的意思是“冬青树”。

文咸西街:位于上环,以第三任香港总督文咸爵士(Sir Samuel George Bonham,任期1848年–1854年)命名

荔枝角道:位于深水埗,因该处滨海突出的海角,形如一颗荔枝,因而命名为荔枝角道。

奶路臣街:位于旺角,以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子爵(Vice Admiral Horatio Nelson, 1st Viscount Nelson, 1st Duke of Bronté)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