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电影审查激发更多创意 本地导演逆流而上
当张吉安导演执导的《南巫》得知可以一刀不剪全片播出(仅5处需要被消音和遮掩处理),这对大马影视圈来说绝对是可喜可贺的好消息。一名影视工作者温骏业表示,《南巫》通过大马电检局(FINAS)那关,就像给大马影视圈一个强心针和希望,但这个希望会维持多久呢?不知道。
FINAS审查标准不明确
我国禁播的电影不少,而大马电检局的不明确审查标准,也让不少电影人感到无奈,也不清楚当局的审查尺度和标准到底在哪里?
大马新生代导演陈立谦透露,据他所知,大马电检局如果要剪一部片子,基本上有两种做法:一、找导演谈,解释为何要拍这场戏;二、大马电检局下刀,或导演也可以选择自己下刀再送审。
广告
多年旅居台湾的大马籍导演廖克发,以一部涉及马共敏感题材的《菠萝蜜》举例,表示虽然收到当局详细的信件告知,若《菠萝蜜》要在大马上映就必须大砍27刀的原因,但其实那个标准很模糊,甚至每部影片未必以同样标准审查,导致很多电影人难以把希望放在这么不稳定的条件之下。

“讲不好听一点它就是有点看心情。”温骏业认为,如果当下社会局势处于敏感时期,例如爆发种族纠纷或政治问题的话,其实多少会牵连到当时候的当局如何界定该部电影的敏感度,调整审查标准。
有时电影被禁
其实可以理解
不过,陈立谦有不同看法。他分享自己在新年时的拍摄经历,记得有一幕是演员开枪直穿心脏,然后胸口很多血的画面,起初觉得这幕一定会被删,但结果根本没这回事。他直言,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作品不曾被砍刀,或被勒令一定要做些什么,他反而没有那种电检局是坏人的感觉,也很难去评定这件事。


谈及黄明志执导的《你是猪 BABI》被禁播一事,由于内容涉及校园霸凌和种族议题,陈立谦认为,这部片在国外受到肯定可能是因为它很如实地把我国以前发生过的一些事情重映。不过,因为电影牵扯到的年龄层太广,若这部片在某程度上会引起一些不必要情绪的话,他又觉得不能上映好像也有其道理。
陈立谦觉得,电影带着批判和透过叙述故事让观众了解一件事,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他说。批判总会引起一些情绪,而如果那是不好的情绪的话,他反而觉得电影很容易变成引起战争的工具。
因为审查机制
大马电影难突破?
任何国家都有不同的电影审查程序,通过影片内容筛检从而达到保障社会公益的目的。实际上,许多电影人不否认对电影设限是必须的,但自由与限制的临界点在哪里,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它如果设定一个框框给我们,我们就在框框里面看怎样去玩”陈立谦认为,其实在我国拍电影的内容和题材蛮广的,影视业者也不会很保守。他目前在拍摄一个关于马来人和华人的故事,原本以为会有很多不能讲的东西,但当他在和马来演员聊剧本的时候,大家会认为或许可以再把敏感的东西拿出来讲。

电影内容的限制,成为了一种让逼着电影人寻找新的创作途径的动力。虽然这些限制并没有到让电影圈噤若寒蝉的地步,但温骏业坦言:“因为有限制,我们才需要去发声,但是如果没有限制,我们可以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或方向。”
温骏业自揄:"很老土地说一句,我们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很多东西都可以或等着被挖掘,但如果有机制去限制发觉或发展电影人创意的时候,这些多元东西就很难被人知道。"

廖克发:电影是我抵抗的方式
一部再好的电影,如果观众不愿意支持、没有讨论,或只把重点着重在光环,就会忽略了电影其实是可以推动人文思维和社会公共讨论的重要契机。
“我们有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吗?”廖克发问,很多读者和观众都习惯生活在大马几十年的各种思想审查的环境下,如果人们不会往外去找养分,其实是习惯不独立思考的,少了好奇心,就不会有意识去认识更多事情。

询及对大马电影圈的期许,廖克发只希望他可以把一部部电影继续拍下去。廖克发坦言,电影是他抵抗的方式:“也许短时间内不会回酬,但我不太把电影当成一个商品来看,我觉得我拍的电影就好像是古代遗迹一样, 等10年、20年之后,大家会发现马来西亚需要看这些东西。”
为何本地导演作品
要扬名海外才能被关注?
我国不少电影都是扬名海外后,才在国内广为人知。廖克发说,虽然我国近几年开始举办较多国际影展,但要达到像海外同等水准的平台还是需要时间,而观众同样也要大量的时间慢慢栽培。
陈立谦表示,现在网络打开后,那些在海外得奖的作品在网络流传必然是宣传的一部分,但其实帮助不大,因为他知道一些得奖越多的片子,到后面的结果也不一定是卖座的。他认为,马来西亚的电影输在宣传,因为当你没有办法让观众产生共鸣,把观众带进戏院去看你的故事的时候,再有名也没有用。


“或许他们(海外观众)在我们眼里比较懂得鉴赏电影,或是会到电影院支持,然后我们这里可能会讲说,喂有没有盗版的啊、有没有链接。”无论如何,陈立谦始终认为这必须回归到电影本身有没有具备让人走入电影院的冲动。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