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加息有助抑制通货膨胀? 经济学者:付出代价大

热点小编
热点小编
01/08/2022
13:34 MYT
Sponsor Banner
加息有助抑制通货膨胀?   经济学者:付出代价大
美联储近期疯狂加息,抑制高居不下的通胀。不过一些分析认为,美联储的步伐太晚了,最后会导致美国经济陷入难于挽回的停滞期。但美国仍持续加息,似乎想借此实现“收割”他国财富的目的。
加息非抗通胀唯一途径 通货膨胀存2大因素 其中资深财经分析师张国林在接受《八点最热报》访问时表示,以经济学角度来看,加息并不是抑制通胀的唯一途径
他解释,这是因为目前全球通胀之所以会一发不可收拾,主要有2大关键因素,其中包括:
1. 供不应求 在俄乌战争与新冠疫情的双重夹击下,许多工厂停工停产,国际供应链中断,导致通胀压力进一步飙升。
2. 通胀预期 简单来说,即是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预估到通货膨胀即将来临,因此对市场失去信心,导致经济增长停滞。
然后在通胀压力下,受薪阶层就会进一步要求提高薪资;而企业也会要求提高物价,以达到更高的投资回筹。这样一来,就导致市场进入难以修复的恶性循环。
疯狂加息提升美元 美国借机收割他国财富 事实上,美国仍有很多其他的途径来压制通胀,像是减少入口物品的关税、重新建立供应链等等。“加息”并不是唯一的抑制通胀的“工具”,那为何美国不采纳其他方式,来缓解物价飙升的压力呢?
对此,北大经济学教授林福炎认为,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虽然清楚知道“加息”会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采用加息手段完全是从本身的利益出发
“当美联储疯狂加息,美元币值就疯狂飙升,它可以透过美元霸权的地位,来实现收割其他国家的资产的目的,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复苏。”
美联储加息脚步太迟? “黑天鹅”因素加剧通胀 尽管美联储祭出了自1994年以来,最激进的加息措施,在短短4个月内3度大幅升息,达到150个基点,不过美国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依然高烧不退。
对此,2位经济学者肖赛子和林福炎在接受访问时都认为,美联储加息步伐太迟,再加上多不可预测的黑天鹅因素,像是爆发俄乌战争,让美国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无法自拔。
北大经济学教授林福炎更直言,当时美国政府想得太简单,认为通胀只是过渡时期,只要市场做出调整,它就不会增高,但却未料到出现太多黑天鹅。
承认加息有助于抗高通胀 经济学家:付出代价高 另外,资深财经分析师张国林认为,以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升息的确可以让资金在短时间内回流,但美国经济必须为此负上惨痛的代价,甚至会连累其他国家跟着“陪葬”。
他解释,通过加息可以让经济成长率缓慢下来,减少人民的需求量,让人民不去买东西,从而减缓供应问题,但要找到好的拐点并不容易。
对此,林福炎也同意加息的确可以抑制通胀,但要付出的代价却非常大,就如同将头砍下来医头痛。
美国也需缓解供应链问题 虽然加息是传统上抑制通胀最直接,也有效的方式,但诺丁汉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肖赛子认为,美国政府清楚知道,加息并不是对抗通胀的唯一途径。
“这是因为导致物价飙涨的因素,除了市场的高需求,也包括全球供应链中断所带来的阻力,一旦供应链跟不上需求上涨的速度,就会引爆火箭升空式的高通胀。”
肖赛子指出,俄乌战争导致大宗产品价格飙升,但美国不可能解决俄乌问题。
至于供应链的问题,美国若要将生产基地挪到美国,是件非常耗时、耗力且耗成本的举动,因为每个国家的制造和出口都有它的优势存在,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自给自足。
张国林也表示,除了加息手段,每一个国家都应该考虑,如何搞好供应链,特别是食物,毕竟食物是在通胀中,是一个最主要的部分。
“从美国角度来看,之前中国进口的东西会有一些进口税,近期我相信他们会和中国协商,若将进口税减低,可能会稍微放缓这个通胀压力。”
债券投资与美元挂钩 新兴国或面对“经济灾难” 林福炎指出,美国单靠疯狂升息的手段,来抑制高烧不退的通胀是违反常理的举动,但美国之所以坚持这么做,是因为美元作为国际流通的货币,全球各国的投资都与美元挂钩。
他指出,尽管加息会让市场陷入一轮阵痛期,但只要国际局势明朗化、美元继续强势,那美国经济复苏的能力还是会比其他国家来得更快,甚至更上一层楼。
不过当美元的价值越来越高,全球其他国家的货币就只能贬值,而恐怕会对新兴国家造成巨大冲击。
相关话题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