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精致小猪 / 图:互联网、Pinterest

去年的3月18日相信全国人民都不会忘记,政府实施行动管制令(MCO),全马犹如进入“封国”状态。我们从人心惶惶到从容面对学着如何与疫情相处,在这个忧郁的周年日,让我们一起来细数这一年疫情下被影响深远的改变,相信你我都有着共鸣。





改变1:回家洗手变成习惯
就算从小老师教育我们回家后第一时间洗手的习惯,成年人大家几乎都不放在心上。疫情前的确不是全部人都有回家洗手的好习惯,甚至有些人回家还会摊在沙发、随手抓零食、有的没的做其他事情。终于,在疫情教育下,全球人类才懂得并重视起这自觉习惯,我们用伤痛换来原本就该做的行为习惯,相信疫情稳定后,回家马上洗手会成为我们每个人下意识的行为了。





改变2:习惯无现金生活
疫情前各方都在推行无接触支付方式,可惜效果不如预期,部分人都会顾虑电子钱包的安全性,特别是长辈们一直处于观望的阶段。在疫情发生后,加速了无接触支付的普及化,不再局限于大型商场或餐厅,从停车场到小贩中心都能“滴”一声完成交易。手机转账在疫情下让很多开始不接受、不懂得使用的民众,一步搭上了“无现金生活”的快车。





改变3:储蓄观念被重视
有人说,疫情来了我才明白,存钱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安全感。这场疫情让很多人又重新审视储蓄的作用,认识到强制的储蓄才能保证打底资产的稳定性。对比疫情前,我们的消费行为更谨慎了,审视自己过往的消费态度,真的很多不必要的东西,也不需要囤那么多货了!大家的消费观有改变吗?





改变4:线上生活方式
疫情开始后,我们投入了居家办公、线上学习、线上会议、线上处理生活二三事等等。从原来我们都去的线下实体店(超市、服装店、药店、学校、办公室)一瞬间就转成了线上场所,刚接触时大家都很多埋怨很多无奈,事实证明人可以适应在任何环境的,经过疫情加速了各种线上生活模式,这样的生活方式未必会成为主流,但一定会继续深化。





改变5:挖掘国内旅行的意义
有一种瘾叫做旅行,在疫情肆虐下,许多受影响国家封城锁国,别说出国旅行,就算家门也未必能踏出去。这段时候,我们开始探索国内的小众景点,往日那些看不上眼的山山水水也成为大家眼中的世外桃源。以前总觉得不去旅行就会生病的感觉,是一种得不到就会痛的必需品。锁在家的一年多才明白,能自由地跨州小小的cuti-cuti malaysia已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终于这次不再觉得国外的月亮比较圆了。




改变6:意识安全距离的重要
安全距离其实在部分国家是生活教育,在公共场合与陌生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既是一种文明,也是对别人隐私的尊重。只是我们国人这方面的意识非常波弱,不管在缴费、等候交通工具还是排队入门总是要“贴”得很近,不懂是Kiasu还是赶时间?疫情下重新对我们公德意识的一次唤醒,从此打喷嚏咳嗽时你已经自动自发地会掩住嘴巴了。





改变7:用餐卫生意识
以前跟朋友家人出去吃饭都习惯分享“share share”,从对方盘中分一点吃的,试喝对方的饮料并共用同一根吸管。这种share share的餐桌文化相信你我都经历过吧!疫情爆发后,为了减低感染风险我们不仅大幅度减低堂食,就连收到送餐员的外卖时也会消毒一番。聚餐时也会自动配备公筷公勺,这种毫不起眼的日常卫生小事,都在疫情下让人给警醒了。





改变8:更注重健康
疫情之后,大家似乎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规律饮食、加强运动、多吃维生素、充足睡眠、戒烟限制饮酒等等。疫情前真正会意识到健康的人可能不到50%,大家都希望及时行乐,养生和运动这些事等有需要再来行动。而事实上,真的等问题出现时身体已经透支了。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需要一个冲击来让我们做出改变。疫情面前,更觉得健康的体魄才是最重要的!






+++++++++++++++++++++++++++++++++++

【JIO你哦!】开箱你不知道的Aeon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