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制裁俄罗斯、中国经济受严重冲击
俄乌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最显著的莫过于经济危机。作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主要贸易伙伴的中国,势必受到严重冲击。
根据《美国之音》报道,中国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去年的贸易额分别达到约1,470亿美元以及约190亿美元。
随着俄乌战争爆发,再加上西方国家陆续对俄罗斯落实制裁,导致全球供应链陷入紧张,进而影响中国制造业和商业。
另外,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仅占全球贸易的2%,但两国在特定商品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市场份额,比如两国是全球非常重要的资源和农业出口国。
因此,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饱受油价飙涨的冲击,引发急剧通货膨胀的危机。

而这一连串的打击,也让原本就被疫情所伤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获将导致中国主席习近平寻求3度连任的希望受到打击。
外媒认为,想要连任中国国家主席之位,习近平自然希望今年国内外局势稳定、经济社会牢固,但如今俄乌战争造成国际环境恶化,而这可能是习近平最不想看到的。
二、习近平曾称普京“最好朋友”,中国国际形象恐受损
除了出现经济衰落的现象,俄乌战争也有损中国一贯维持的“和平仁慈”国际形象,更让各界质疑中国是否和俄罗斯站在同一阵线。
如今,发动战争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被西方冠上“侵略者”的形象,而曾称普京为“最好朋友”的习近平自然也遭到讨伐。
事缘,尽管中国对普京入侵乌克兰的计划表示不知情,但2月初冬奥运会揭幕期间,习近平与普京在北京进行会晤。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该会谈中,中国要求普京等冬奥结束才采取入侵乌克兰的行动。事后,两国更发表一份5,000字的声明,宣称他们的伙伴关系“没有止境”,并谴责北约东扩。
由于普京与习近平声称他们将建立一个具有真正“民主”的全球新秩序,因此很多西方国家将俄罗斯和中国标记成“新战队”(new Axis)。

然而,《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中国有意将自己塑造为“善意大国”,像是在海外国家投资大量工程计划,捐赠疫苗于发展中国家等等,但中国在俄乌战争的立场或许让这些努力都功亏一篑。
自俄罗斯于2 月24 日公然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一直与该事件保持距离,也不承认俄罗斯的行为是“入侵”,更反对各国对俄罗斯的制裁。
同时中国官方也公开谴责美国挑衅俄罗斯,让外界对中国的立场感到质疑,认为这与中国对外宣称“维护人类利益”的形象有冲突。
因此分析认为,若中国迟迟不表明立场,那将会与俄罗斯绑在一起,成为俄乌战争的输家。
Apparently, the #US is a country which likes "war" and always in all kinds of "wars". pic.twitter.com/p5QuFTIqsF
— Hua Chunying 华春莹 (@SpokespersonCHN) March 20, 2022
三、效仿俄国入侵乌克兰,中国将对台湾采取行动?
这场持续近一个月的俄乌战争,引发“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顾虑。
西方国家担心,随着俄罗斯声称乌克兰是其一部分,中国也可以以同样的理由,拿下台湾的控制权。
尽管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将对台湾采取行动,但中国在近两年来加强了台湾附近的军事活动,也频频出动战机,上周(3月18日)也派出航母驶过台湾海峡,让台湾高度警觉。
即便如此,《法新社》却在一则报道中提到,眼看着西方对俄罗斯的诸多制裁,反倒让中国产生“今日俄罗斯,明日中国”的恐惧。

即便俄乌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小,但《纽约时报》综合美国和欧洲官员的立场,指出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习近平的决定可将冲突推向不同方向,有可能成为停火的关键,也可能让俄军展开致命攻击。”
整理:叶翠盈、陈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