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Jun 12 2022

【热点话你知】 —— 精选话题打开眼界,国内外大事趣闻轻松了解中国河北唐山一名男子在烧烤店调戏陌生女子不成,恼羞成怒与友人痛欧女子致重伤。随着监控视频流出,事件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微博上延烧。
除了不满警方动作缓慢、旁观者并未出手相助,网民更将此事和当地女性长期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现象相连接。
伸手摸女子后背被遏止
男子恼羞成怒唤友助殴
这起打人事件在周五(6月10日)上演,从视频中可见该名男子突然伸手摸一名正在用餐的白衣女子后背。后者随即遏制男子无礼的举动,但却反遭殴打。

女子的同伴拿起啤酒瓶反击,殊不知性骚扰男子的同伙冲进来加入围殴。

最后甚至把白衣女子,拖至店外暴打致重伤。

在烧烤店伸出援手、保护被打女子的同桌女性,也难逃被男子同伙殴打的命运。但是据影片显示,现场没有任何一名男性伸出援手。
据网上信息,这场围殴最后造成两人重伤、两人轻伤。

网传被骚扰女子受伤送院的照片。
“监控确诊患者就很快”
警方通缉行动慢挨轰
事件在网络上越演越烈,”唐山要求还伤者公道” 标签屡屡登上微博热搜榜,因此引起当地警方的关注。根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唐山市公安局表示在接到投报后,“随即就把人控制起来了”。
但直到隔日(6月11日)下午,却传出一名施暴者已经逃到外省。这也意味着,警方并没有在暴力事件当晚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干案者一度逍遥法外。
更有网民将中国应对疫情的速度相比较,认为中国电子监视系统发达,一旦发现一宗确诊病例,当局就能立刻确定位置,加以控制。但此次暴力事件发生后,中国警方缉捕九名嫌犯的行动却异常缓慢。
网传女子主动搭讪惹祸
共青官网微笑面对暴力?
网民也注意到中国共青团微博官网,发布针对此事件的博文上用了微笑的表情符号,遭批评说:“共青团为什么要对这起暴力事件进行讥讽或嘲笑?”


除了9名干案者的作为令人发指,网络上也出现许多不实言论,比如猜测受害女性是“性工作者”或“给男的戴了绿帽子”,也有言论斥责她被“搭讪”后反应不该那么大,“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等等。
中国女性地位处弱势
遭无故暴打事件非首次
然而,《澎湃新闻》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寻“女性”、“殴打”、“搭讪”、“骚扰”等关键字后发现,当地过去几年已发生过数起,女性因拒绝搭讪而被殴打成伤的案件,显示“唐山打人案”的事件其实并非特例。

报道认为,上述案件只是少数被官媒报道、最终成功上诉法庭的案件,至于被压下来的则多不胜数。
唐山女遭围殴的事件引起国际关注,《路透社》在报道中引用微博一条没有署名的贴文,提到:此悲剧发生在一个对女性采取暴力的猖獗社会。
“无视和压制性别观点,就是否认人们对女性实施暴力。”
中国放任暴力事件?
大型“女性屠杀”上演中
《路透社》在报道中,将唐山女遭围殴与今年2月的“徐州八孩母亲”事件相互关联。至今被害女性仍留在被拐卖的地方,更甚的是,所有追问此事者都会收到警察的警告或被消失。
《端传媒》在一则《唐山打人事件:不是“恶性暴力”,而是“女性屠杀”》的评论文章中,也把中国屡屡上演殴女事件,形容成“从未停止的女性屠杀”(Femicide和Feminicide)的一部分。

在中国男性聚集的论坛中,一则“老实讲你们遇到唐山烧烤店事件会不会出手帮助”调查引起关注。讨论结果颠覆道德想象,更多的网民认为“不会”。
“一个人去也是白搭”
“看着局势,这帮喝了酒真下死手,对这女的还手下留情了,对男的就不是这态度了”
“主要我们国家只要动手就是群殴”

不只如此,尽管现在女性遭到暴力对待,似乎得到更全面的法律保障。但针对唐山女遭围殴的事件,中国网民认为肇事者只需上缴轻微的罚款就可以逃过问责、料不会面对严格的处分。
对此,《英国广播公司》认为中国网民会如此悲观,不外乎是参考近年类似事件判决得出的结论。


派发援助金治标不治本 分析:或导致人民不爱工作
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周一(7月4日)表示,如果物价持续上涨,政府可能会为会大马一家援助金BKM加码,额外发放第三或第四阶段援助金,减轻B40低收入群体负担。但政府一再派钱,真的能解决百姓的生活困境?
Tue Jul 05 2022

Tips|韩剧《非常律師禹英禑》自闭症题材掀话题,2分钟了解自闭症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孩子会有自闭症,是因为成长过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陪伴才「生病」,其实这都是大家没有了解的误会。
Tue Jul 05 2022

未提及“祖国”等同不爱国? 中港台艺人发言处处雷区
“歌神”张学友早前因为在香港回归25年的祝贺影片中提到“香港加油”这4个字,惨遭中国网民出征,有的甚至为他冠上“不爱国”的“罪名”。
Tue Jul 05 2022

放眼来届大选保持现有实力 陆兆福承认挑战不小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预测,下届大选可能会在明年开斋节后举行。他认为政府不太可能在近期举行选举,因为他们仍在努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这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Tue Jul 05 2022

推荐!5档旅行综艺节目 《花儿与少年》第三季封神
由张凯丽、刘敏涛、杨幂、李斯丹妮、赵今麦、韩东君及丁程鑫担任固定嘉宾的《花儿与少年》第四季热播中,这档综艺在前几季就因为发生不少“抓马”(drama)事件让观众耳熟,而最受欢迎的是第三季,甚至被网友封为“无法逾越的天花板”、“内娱旅行综艺封神”。
Tue Jul 05 2022

上海招聘市场歧视康复者? 康复者竟遭炒鱿鱼求职无门
已痊愈者还能传染新冠病毒?近期中国上海招聘市场频频传出歧视新冠康复者的消息,甚至在招聘广告明文规定:“进过方舱的,确诊阳性过的不要”,令方舱志愿者和康复者们求职无门。
Tue Jul 05 2022

指华玲洪灾无关榴梿园伐木 “可能种的新树吸收不到雨水”
针对有人把华玲洪灾归咎于榴梿种植区的伐木活动,吉打大臣沙努西出面为园区业者们护航。他说,现阶段未能证实这场洪灾是否与依纳斯山上(Gunung Inas)榴梿种植区的伐木活动有关,并认为若没有充分的科学推理依据,就贸贸然把责任推卸到业者身上,很不公平。
Tue Jul 05 2022

新冠康复者请注意! 这6个群体易患新冠长期症
随着新冠疫情变种病毒导致全球疫情升温,新冠疫情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许多康复后的民众也出现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目前医学界对于新冠长期症状理解不足,而研究人员列出可能会患有新冠长期症状的6个高风险群体。
Tue Jul 05 2022
.png?ext=.png)
Tips I 大学生经常搭火车回家乡?教你5个步骤申请学生卡扣40%!
自我国的电动火车营业以来,成为了许多游子回家乡和游客的交通工具首选,而且火车内舒服,且最快运营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40公里,非常方便。
Tue Jul 05 2022

登州甘马挽爆发非洲猪瘟 近百只猪染疫相继死亡
登嘉楼兽医局证实甘马挽暴发非洲猪瘟,截至目前已经有91只猪感染死亡。不过,该州并没有商业用途的养猪场,究竟感染源头从何而来?
Tue Jul 05 2022

未提及“祖国”等同不爱国? 中港台艺人发言处处雷区
“歌神”张学友早前因为在香港回归25年的祝贺影片中提到“香港加油”这4个字,惨遭中国网民出征,有的甚至为他冠上“不爱国”的“罪名”。
Tue Jul 05 2022

液氮供应短缺!避免榴梿坏 业者:只能打成果泥
大马榴梿一直受到中国、新加坡人的喜爱,但就有业者透露用于冷冻榴梿的液态氮(liquid nitrogen)供应面临短缺,因此我国榴梿出口或许会大大减少,本地生产商的收入因而受损。
Mon Jul 04 2022

人人顶一颗“TikTok脑” Z世代专注力只能维持15秒?
本期“热点话你知”带读者深入探讨,当短视频成为年轻世代再也戒不掉的“瘾”后,是否会对这类群体的大脑发育造成影响,渐渐地成为“TikTok脑”?
Sun Jul 03 2022

中国太空计划是“军事太空计划”? NASA局长:中国窃取外国创意技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警告,中国的太空计划是一个“军事太空计划”,小心中国在未来占领月球,并对该计划表示担忧。
Sun Jul 03 2022

入行AV界如深陷无底洞? 日本实施新法掀两极反应
日本AV(成人影片)界爆发“大地震”!日本参议院日前通过“AV新法”,试图保护AV出演者,但却造成AV女优一片哀嚎,称她们的部分工作临时喊卡。本期《热点话你知》带你了解“AV新法”如何在日本AV界掀起“风暴”。
Sat Jul 02 2022

中国国际负评创新高 55%大马人主张加强马中关系
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一项针对19个国家的最新民调,显示平均68%的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看法,但60%大马受访者对中国有好感。
Fri Jul 01 2022

泰国旅游业回温 少了中国游客仍吸引逾200万人涌入
随着泰国政府放宽入境政策,打开国门迎接游客以来,大马和印度的民众掀起了一股前往泰国的旅游热潮。从今天年头开始,总入境人数超过200万人次,让在疫情间遭受重创的泰国的经济重现曙光。
Wed Jun 29 2022

网络“阴谋论”四起! 珍宝海鲜舫沉船只是一场戏?
承载着香港人45年共同回忆的著名旅游地标“珍宝海鲜舫”,在上周突然传出船只在路途中遇上风浪,导致船身倾覆不幸沉船的事故。不过,船东前天却澄清,珍宝海鲜舫与其拖船仍在西沙群岛海域的水面,有关声明随即引发各界揣测,有人质疑沉船事故另有隐情,各式各样阴谋论尘嚣而上。
Sat Jun 25 2022

中国军机连日飞经台日 日防长:可视为对日本示威
中国军机近日频频飞经日本与台湾海空领域,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消息指出,昨天(6月23日)下午有3架中国军机(轰-6轰炸机)闯入日本冲绳本岛海域,在太平洋上空回旋后折返。
Fri Jun 24 2022

经济学家建议国行加快升息 3大重点带你看懂原因
“热点话你知”从3大重点,带你看为何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认为,国行必须采取更迅速及更剧烈的动作。
Thu Jun 2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