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接种后染疫可加强免疫力” 新加坡为何无惧疫情坚持开放?
【热点话你知】 —— 精选话题打开眼界,国内外大事趣闻轻松了解
早在8月提出不再追求“清零”的新加坡,选择了“与病毒共存”的抗疫模式。但近一个月新加坡单日确诊数屡屡破千,创下新高,新加坡单是过去十天,就累计了超过9,000宗确诊病例。

广告
近期这数字之高,是新加坡去年疫情爆发以来前所未见。昨天(9月27日)更新增了1,647人染疫,其中高达1,280宗病例是社区感染。
面对这一波来势汹汹的疫情,新加坡政府如今却似乎老神在在。该国卫生部长王乙康却称,病例增加是在预料中事;而财政部长黄循财坦言,开放政策不会就此刹车。
全球各地都闻“毒”丧胆,新加坡为何反其道而行,选择正面“迎战”新冠肺炎?
究竟是怎样的情况,给了新加坡政府这个底气?通过这篇文章,就让“热点话你知”!
1. 全国82%人完成接种,面对病毒不必怕?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的资料显示,在过去28天新增的冠病患者中,有98%属于无症状,仅0.2%是重症患者。对此,狮城卫生部长王乙康说明,这和疫苗覆盖率极高有关。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公共卫生教授张毅颖接受美国媒体CNBC采访时坦言,新加坡的确诊病例还是会持续增加。
“但从病例中的98%为无症状患者情况看来,大多数新国民众都会受到疫苗的保护,不至于面临重症危机。”
新加坡是全球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逾82%的人口完成接种。

2. “突破性感染”是最好的自然加强剂?
张毅颖续称,对于接种疫苗不幸染疫(突破性感染)的患者、成功对抗病毒后或许会生产自然的免疫力,进一步增强疫苗保护力。
“对完成接种的冠病患者来说,染疫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短期健康,反而会出发体内自然免疫机制,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杜克新加坡大学联合医学院黄英勇教授也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突破性感染可以让体内的免疫系统,更完整地认识病毒本身。
3. 确诊病例激增,医疗设施也顶得住!
另外,新加坡的卫生部也预测,该国下周确诊或日增3,200宗。若以过去的记录看来,新加坡一天最高的确诊数不曾超过2千宗,当地医疗设施到底撑不撑得住?
带领新加坡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财政部长黄循财坦言,随着确诊人数增加,该国医疗体系开始有压力。但他强调,新加坡正积极增加医疗设备、包括建立治愈轻症患者的康复中心。
此外,当局也计划增加多600张ICU床位。若加上早前宣布的1,000张,该国目前有1,600张ICU床位,以应对不断攀升的确诊人数。
4. 收紧防疫措施,无助舒缓疫情?
新加坡这个星期一起收紧防疫措施,当中包含限制群聚和堂食人数等,为期一个月。亚太临床微生物学会长淡马亚教接受《联合早报》采访表示,全球迈入后疫情时代,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收紧政策能有效降低确诊人数。
“今年初全球部分国家的疫情或许已经进入了‘地方性流行’,像去年中国武汉采取的封锁政策或许不怎么有效了。 ”

同时,黄英勇也不认同的当地采取封锁政策,他相信新加坡绝对有足够的医疗设备,应对新一波的病情来袭。
“新加坡政府推动的防疫政策其实‘没必要’,反倒会放缓新加坡 ‘与病毒共存’的计划。”
而黄循财上周召开记者会解释,收紧措施是为了让新加坡医疗体系有缓冲的空间,并非放弃落实开放政策。
新加坡不走回头路
“开放计划势在必行”
另外,黄循财也强调,当新冠肺炎成为“地方性流行病”,新加坡再也回不去确诊数少的时期,因此新加坡必须学习“与病毒共处”。他承诺开放政策还在正轨上,而收紧防疫措施也只是暂时的。
而新加坡从10月4日起将为民众施打第三针,只要年龄介于50岁至59岁、完成两剂疫苗接种至少六个月的新加坡居民,都将收到短信通知。

“新加坡不会放弃开放,这也是为何宣布缩减社交聚会和堂食人数后,政府还是允许其他大型活动持续。”
卫生部长王乙康也认为,新加坡必须时刻保持与世界的联系,彻底关闭边界将严重影响人民生计。但他表示说:“虽然我们一直在开放,但不可以一次性地大开放,总是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摸着石头过河。”
你又如何看待新加坡“勇气可嘉”、“底气满满”的抗疫策略?
同样准备将新冠肺炎归类为“地方性流行病”的我国,又可以从新加坡抗疫模式中,吸取什么经验?
整理:陈星彤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