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国内

不满拨款减少新村发展遭边缘化 胡栋强: 别在大选才想起华人票

oh new

民政党署理主席胡栋强指出,首相安华在2026年财政预算案中,只拨款9000万令吉改善华人新村与印度村的基础设施,比预留给公厕与公园提升工程的拨款来得少,令人感到非常讽刺与失望。

拨款骤降新村发展遭边缘化
胡栋强: 倪可敏有责任发声

胡栋强今天发表文告表示,2025年的华人新村拨款有超过1亿令吉,而这次拨款不仅数额减少,甚至还需要与印度村共分使用,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Advertisement

“讽刺的是,政府拨出9500万令吉修复与升级公共厕所及公园,却仅拨9000万令吉给全国新村与印度村共用。”

他指出,过去三年政府(对新村)拨款均超过1亿令吉,且不与其他村共用,如今突降至9000万令吉,显示政府对华人新村的重视程度下滑。

他也引用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的数据,呼吁对方据理力争,向政府要求增加拨款数额。

“截至2024年4月,全国共有627个华人新村,即便每年拨款达1亿令吉,也仅能勉强应付基础需求,难以全面照顾各村发展,更何况如今拨款减少,还须分摊使用。”

“倪可敏作为主管部长,有责任为新村发声,向首相与财政部争取更多资源,确保不让新村发展被边缘化。”

批政府忽略新村发展需求
“新村设施老旧须更多拨款”

胡栋强批评,政府年年高谈“包容与公平”,却在实际预算分配上忽略新村发展需求,华人新村人口超过百万,却长期面对拨款不足,这样的对待显然不公。

“华人新村不像城市地区,当地的许多设施老旧落后,急须政府的拨款进行必要的维修与提升,如疏通排水系统、重铺道路及改善照明设施。”

“如今拨款不增反减,村民该如何期待生活品质提升?”

他强调,华人新村是我国多元社会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传承意义,政府若能在财政预算中给予更多关注与扶助,不仅能改善基础设施,也能促进社区经济、旅游与文化发展。

“大多数新村建于上世纪50年代,已有超过70年历史,蕴含珍贵的文化资产与社区凝聚力。”

冀政府“一视同仁”对待各族社区
“不要选举才想起新村的选票!”

胡栋强补充,他们并非刻意比较政府给予其他族群的拨款,也无意评论政府对外援助的大额捐款,但希望政府秉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对待各族社区,确保资源分配公平合理,让华人新村与印度村获得合理的发展资源。

“我希望政府不要只在选举期间才想起华人新村的选票,而是要长期与有系统性地推动华人新村发展计划。”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