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今天在财政部常月集会上,针对备受关注的BUDI95汽油补贴机制,从政策落实、配额设定、资格验证等方面作出全面说明与回应质疑。他强调,此机制是政府善治与改革的成果,其核心在于依据公平原则,将国家津贴精准地分配给真正符合资格的马来西亚公民,照顾国民福祉。
善治与改革为基石
安华:非所有国家能效仿
安华指出,政府得以落实BUDI95补贴机制,归功于政府机关的善治。
Advertisement
他强调,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像我国有能力落实此项补贴,须在政策上作出改变,如招标过程透明化、杜绝纰漏、全力肃贪及一些新经济政策等多项改革。
“经过这些(改变)后,我们感到有信心,才推出这个(BUDI95) 政策。”
安华随后宣称, BUDI95补贴机制能在每分钟处理超过 3 万笔交易,这远超此前 “关怀援助金”(Sumbangan Asas Rahmah,简称 SARA)所使用的服务器效能。
“SARA每分钟只能处理3000笔交易,而BUDI95的服务器则能处理超过3万笔。”
据98%人民实际需求制定
安华:300公升配额已超多数人所需
安华在会上也为BUDI95计划的300公升限额辩护,他表示,这是经过详尽研究,并根据大部分国民的燃油使用记录而制定的。
“平均而言,国民每月的燃油使用量只有约150公升,而有些人会达到250公升,特别是涉及一些特殊情况,或者一个家庭拥有多辆汽车的情况。”
“根据记录,98% 的大马公民每月的燃油使用量只在200至250公升之间。因此,最初建议的最高限额是250公升,因为超过这个使用量的人数其实非常少。”
“经过讨论且为避免争议,我们同意将限额提高至300公升。”
安华补充,尽管真正燃油用量超过250公升的群体只是极少数,但政府仍选择调高限额,以确保人民受惠。

图截取自Anwar Ibrahim面子书直播
BUDI95补贴也照顾渔农
特殊情况可申请加额
安华表明,本次的BUDI95补贴机制覆盖范围不仅限于民众的日常用车,也把小船、发电机和割草机等非陆路交通工具的需求纳入考量。
他解释,每月300公升的补贴配额对绝大多数家庭已相当充足,但为了确保不遗漏任何有需要者,政府也设立了申诉渠道。他举例,如没有驾照的船主等特殊个案,可直接向财政部申请更高配额。
安华强调,政府一直都有为渔民、农民等特殊用途群体提供专项补贴。
注重大马公民福祉
安华:非纳税者无权受益
针对该机制下的“外国人”定义出现混淆一事,安华解释,在我国驾驶本地车牌轿车的外国人可以每公升2令吉60仙的浮动价格来添购RON95汽油,至于驾驶外国车牌轿车的外国人,则只能添购RON97汽油。
对于社会上有关“为何要区分国籍”或“为何需验证身份”的疑问,安华明确重申,BUDI95补贴机制的核心宗旨在于确保国家津贴优先用于马来西亚公民,而非让不纳税的外籍人士同等受益。
“外国人在本地虽然也能享有相对便宜的油价,但他们并非纳税的大马公民,因此不应与大马公民同等享有补贴。”
“‘非公民须支付无补贴价格’ 是指在国内使用本地注册车辆的外籍劳工及外籍专才。”
他指出,BUDI95补贴机制的针对性能避免走私和滥用的漏洞,也同时维护大马公民的福祉。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