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社会

网络发达成隐患? 面交或特地地点取货不再是毒品唯一交易方式

TN DRUG

国家反毒机构行动组副总监再鲁丁揭露,如今的毒品交易已“转战”至社交平台,卖家会通过快递方式,直接将毒品快递到买家家门口。

网络发达成隐患?
买家可透过社交平台购毒

再鲁丁今天召开记者会时指出,在这人手一机的时代,人民随时都能使用手机浏览社交平台,甚至接触毒品。

Advertisement

他说,虽然朋友影响依然是吸毒的主要原因,但人们透过社交平台购买毒品,如今成了该机构的最新挑战。

“过去,毒品交易通过‘面交’方式,或卖家将毒品放置在一处后,由买家上前取货,但如今已进化到买家可通过社交平台网购毒品,毒品还能快递到家。”

再鲁丁表示,一些家长以为孩子关在房里很安全,殊不知孩子可能正通过手机接触毒品,甚至当“毒品”包裹送到家时,也浑然不知。

他促请家长多加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包括应多认识孩子结交的朋友,及掌握孩子在社交平台上结识的朋友圈。

反毒特别行动捕超过1.4千人
逾1.1千人对毒品呈阳性反应

另外,再鲁丁披露,国家反毒机构行动组于9月22日至24日期间,在毒品高风险地区展开“反毒特别行动”(Operasi Cegah Khas),并成功逮捕1,411人,其中1,132人对毒品呈阳性反应。

年龄介于19岁至61岁的落网者中,有1,078人是男性;54人则是女性。

落网者吸食毒品种类如下:

1. 冰毒 – 855人
2. 鸦片剂 – 186人
3. 大麻 – 41人
4. 鸦片剂和冰毒 – 29人
5. 哥冬 – 15人
6. 其他毒品 – 6人

他透露,大部分61岁以上的吸毒者涉及的毒品为海洛英和吗啡,惟吸毒者会根据财力,选择不同的毒品,即有钱时买贵的毒品;没钱时就转向如哥冬这类一包只需RM3的毒品过毒瘾。

声称吸毒是为更有精神工作
吉打吸毒者多为渔民

再鲁丁续说,吉打州是本次行动的重点州,全州共出动110名执法者。

“在吉打被捕的263名吸毒者中,有178人是新的吸毒者。今年起截至今天(9月25日),吉打因吸毒被捕的人共有3,189人。”

他补充,这次行动中,位于哥打士打县的吉打港口共有71人落网;瓜拉姆拉县的瓜拉姆拉城有23人落网;浮罗交怡县的热水湖则有20人落网。

“其中,吉打港口的落网人数比率最高,被捕者多是渔民,他们声称吸毒是为了更有精神工作。”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

 


==============================
看更多: BUDI95津贴汽油|油泵或油站App验证 打油顺序各有不同 或改变国人添油习惯?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