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盟国家中,大马的拥车率可说是数一数二的。国内注册的汽车高达3300万辆,数量与我国人口一样多巴生谷尤其是吉隆坡一带,近期更因为许多公司要求员工重回办公室,各大道路回复疫情前堵车现象。

因此,网络上掀起一阵阵乘搭公共交通的热潮,网民分享彼此使用交通工具的经验。

国内道路设计以汽车为主
行人无法安全使用人行道

然而,我国道路设计一向以汽车为导向,国内人行道危机四伏:像是突起的砖块、神秘下陷的窟窿。还有泛滥的汽车和摩托把人行道和路口变成停车位,行人须离开人行道,让给汽车使用,俨然之下变成“大家的公路”。

这样的情况走在人行道上,行人乃至身障人士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吗?
网民最近纷纷在推特上贴图,调侃国内所谓的“人行道”。

1. “什么是人行道?根本没有人行道要如何步行?”,讽刺的是,公路上空悬挂着大大的广告牌写着:吉隆坡,是步行友好的首都。
2. ​人行道变成摩托跑道3. Mamak档都延伸出五脚基,哪来的人行道?4. 市区人行道用作建路边摊5.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繁忙的路中央

有的网民也贴图比较国外的人行道,韩国大街上宽敞的人行道,与我国的道路相差甚远。
在美国,许多大厦乃至家门前都必须设有人行道,方便居民步行上班或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