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你知】 —— 精选话题打开眼界,国内外大事趣闻轻松了解
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之际,不少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出“防疫保单之乱”,除了泰国多间保险公司在疫情升温后蒙受巨额损失,导致至少4间保险公司陷入破产,最近传出一些台湾产险公司也濒临倒闭边缘。
泰国过半人口购买防疫险
促多家保险公司不堪负荷
事实上,泰国一共有16家保险公司自去年开始销售廉价的防疫保单,而在6,980万人口当中,就有超过一半人口购买。
由于卖太多低价防疫保单和提供巨额理赔金,再加上诈保案件层出不穷,导致许多保险公司最终不堪负荷。
根据《日经亚洲》报导,泰国目前已有3间保险公司因疫情索赔而倒闭,而成万丰保险公司(Syn Mun Kong Insurance)则正寻求筹集资金,并寻找新合作伙伴,以维持生计。
这家公司原本在泰国证券交易所上市,但是迫于大量防疫保单造成巨额亏损,今年5月已向中央破产法院递交债务重组申请。
据了解,成万丰共的防疫保单收入只有6.61亿泰铢(约8400万令吉),但该公司收到的确诊理赔申请却高达418亿泰铢(约52亿令吉)。
泰国保险监管局(Office of Insurance Commission of Thailand)警告,由于负债超过资产,因此当局或吊销这间公司的非人寿保险公司执照。
泰国16家保险公司停保
恳求全额退还保费
尽管泰国16家保险公司已停售防疫保单,但大量现有保单到期日为2022年6月,让巨额理赔金已经拖累上市的非寿险公司业绩。
“这是我们的主要担忧,我们担心,如果明年新一波大流行病再次袭击泰国,新冠理赔可能会再次激增。”
为此,泰国普通保险协会(TGIA)主席Anon Vangvasu恳求保险监管机关保险委员会办公室,允许16家保险公司全额退还保费,并将还未到期的保单作废,但目前还无下文。
有人网售“冠病吸入器”
泰国诈保案层出不穷
2020年,泰国成功控制新冠疫情,成为国际赞扬的防疫模范生,每天只有新增300左右病例,进而刺激保险公司放手一搏,大卖廉价的防疫保单,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新增确诊病例也会很低。
然而,随著疫情升温,每日新增病例一度超过 2万人,导致泰国消费者疯狂购买防疫保险,并促使更多保险公司加入赛局,最终引爆削价大战。
客户能够以每年约500泰铢(约64令吉)的低价,购买保险额10万至30万元泰铢(约1万2605至3万7815令吉)的防疫保单。
另外,廉价的防疫保单也受到诈保的打击,在面子书上,就有很多人贴出奇怪的广告,贩售“新冠病毒吸入器”,鼓励买家透过感染新冠病毒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未吸取泰国教训
台湾保险公司面临倒闭
虽然泰国率先爆出“保单之乱”,但台湾保险业者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重蹈覆辙,近日传出多间产险公司也正濒临倒闭边缘。
去年,台湾各大保险公司看准疫情商机,开始推出一系列的防疫保单,理赔金额约从1万新台币至10万新台币不等(约1,478至1万4,780令吉),结果成功卖出数百万张。
然而,业者没有料到,本土疫情今年大爆发,台湾政府转向与病毒共存,在庞大的理赔金额压力下,只好纷纷停卖部分产品和不续保。
《华尔街日报》更针对这个现象撰文,指台湾保险公司误判疫情风险。
其中,南佛罗里达大学风险管理和保险课程教授Po-Lin Wang形容:台湾的“防疫保单更像是一场赌博,而非一种保险产品。”
台湾防疫保单理赔滚滚来
6月份即将破100亿台币
截至6月16日,台湾新冠确诊病例今年来大增逾304万,防疫险理赔金额也一并暴衝。
最近更发生理赔“土石流”,6月份的防疫保单理赔将破100亿台币(约14.78亿令吉),很快就会把防疫保单2020到2022年约106亿台币(约15.68亿令吉)保费收入,全数赔光。
台湾金管会5月下旬警告,当地保险业可有能面临超过 410亿新台币(约60.68亿令吉)的防疫保单理赔金额。
为了避免破产,防疫险前6大产险公司在1个多月内,便紧急下架64张防疫保单。
目前,台湾仅剩2家寿险和7家产险,销售4张防疫保单,均以保障中重症的染疫病患为主。
因疫情超乎预期停售防疫险
日本公司调整保费额后再贩售
Omicron疫情爆发后困扰整个亚洲保险业,除了泰国和台湾发生“防疫保单之乱”,日本也出现类似情况。
其中,日本大型保险公司“第一生命”的子公司去年4月开卖防疫险,确诊新冠病毒可获一次性理赔10万日圆(约3240令吉),但由于疫情蔓延超出预期,同年9月便宣布停售防疫险。
不过,该公司表示,已签约的客户则可延长保险契约,不影响领取确诊理赔。
而他们将在调整保费额度后,再度贩售防疫险。
==============================
看更多:咳嗽数月肺部堵塞 男子竟咳出人参
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之际,不少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出“防疫保单之乱”,除了泰国多间保险公司在疫情升温后蒙受巨额损失,导致至少4间保险公司陷入破产,最近传出一些台湾产险公司也濒临倒闭边缘。
泰国过半人口购买防疫险
促多家保险公司不堪负荷
事实上,泰国一共有16家保险公司自去年开始销售廉价的防疫保单,而在6,980万人口当中,就有超过一半人口购买。
由于卖太多低价防疫保单和提供巨额理赔金,再加上诈保案件层出不穷,导致许多保险公司最终不堪负荷。
根据《日经亚洲》报导,泰国目前已有3间保险公司因疫情索赔而倒闭,而成万丰保险公司(Syn Mun Kong Insurance)则正寻求筹集资金,并寻找新合作伙伴,以维持生计。
这家公司原本在泰国证券交易所上市,但是迫于大量防疫保单造成巨额亏损,今年5月已向中央破产法院递交债务重组申请。
据了解,成万丰共的防疫保单收入只有6.61亿泰铢(约8400万令吉),但该公司收到的确诊理赔申请却高达418亿泰铢(约52亿令吉)。
泰国保险监管局(Office of Insurance Commission of Thailand)警告,由于负债超过资产,因此当局或吊销这间公司的非人寿保险公司执照。
泰国16家保险公司停保
恳求全额退还保费
尽管泰国16家保险公司已停售防疫保单,但大量现有保单到期日为2022年6月,让巨额理赔金已经拖累上市的非寿险公司业绩。
“这是我们的主要担忧,我们担心,如果明年新一波大流行病再次袭击泰国,新冠理赔可能会再次激增。”
为此,泰国普通保险协会(TGIA)主席Anon Vangvasu恳求保险监管机关保险委员会办公室,允许16家保险公司全额退还保费,并将还未到期的保单作废,但目前还无下文。
有人网售“冠病吸入器”
泰国诈保案层出不穷
2020年,泰国成功控制新冠疫情,成为国际赞扬的防疫模范生,每天只有新增300左右病例,进而刺激保险公司放手一搏,大卖廉价的防疫保单,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新增确诊病例也会很低。
然而,随著疫情升温,每日新增病例一度超过 2万人,导致泰国消费者疯狂购买防疫保险,并促使更多保险公司加入赛局,最终引爆削价大战。
客户能够以每年约500泰铢(约64令吉)的低价,购买保险额10万至30万元泰铢(约1万2605至3万7815令吉)的防疫保单。
另外,廉价的防疫保单也受到诈保的打击,在面子书上,就有很多人贴出奇怪的广告,贩售“新冠病毒吸入器”,鼓励买家透过感染新冠病毒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未吸取泰国教训
台湾保险公司面临倒闭
虽然泰国率先爆出“保单之乱”,但台湾保险业者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重蹈覆辙,近日传出多间产险公司也正濒临倒闭边缘。
去年,台湾各大保险公司看准疫情商机,开始推出一系列的防疫保单,理赔金额约从1万新台币至10万新台币不等(约1,478至1万4,780令吉),结果成功卖出数百万张。
然而,业者没有料到,本土疫情今年大爆发,台湾政府转向与病毒共存,在庞大的理赔金额压力下,只好纷纷停卖部分产品和不续保。
《华尔街日报》更针对这个现象撰文,指台湾保险公司误判疫情风险。
其中,南佛罗里达大学风险管理和保险课程教授Po-Lin Wang形容:台湾的“防疫保单更像是一场赌博,而非一种保险产品。”
台湾防疫保单理赔滚滚来
6月份即将破100亿台币
截至6月16日,台湾新冠确诊病例今年来大增逾304万,防疫险理赔金额也一并暴衝。
最近更发生理赔“土石流”,6月份的防疫保单理赔将破100亿台币(约14.78亿令吉),很快就会把防疫保单2020到2022年约106亿台币(约15.68亿令吉)保费收入,全数赔光。
台湾金管会5月下旬警告,当地保险业可有能面临超过 410亿新台币(约60.68亿令吉)的防疫保单理赔金额。
为了避免破产,防疫险前6大产险公司在1个多月内,便紧急下架64张防疫保单。
目前,台湾仅剩2家寿险和7家产险,销售4张防疫保单,均以保障中重症的染疫病患为主。
因疫情超乎预期停售防疫险
日本公司调整保费额后再贩售
Omicron疫情爆发后困扰整个亚洲保险业,除了泰国和台湾发生“防疫保单之乱”,日本也出现类似情况。
其中,日本大型保险公司“第一生命”的子公司去年4月开卖防疫险,确诊新冠病毒可获一次性理赔10万日圆(约3240令吉),但由于疫情蔓延超出预期,同年9月便宣布停售防疫险。
不过,该公司表示,已签约的客户则可延长保险契约,不影响领取确诊理赔。
而他们将在调整保费额度后,再度贩售防疫险。
==============================
看更多:咳嗽数月肺部堵塞 男子竟咳出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