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举例华人用筷子没恶意 敦马:激进分子总会挑起课题
前首相马哈迪早前提出的“筷子论”引起华社一些人不满。他澄清,筷子论不是为了打种族牌,主要是强调文化差异,而并非指使用筷子就比较低素质(low quality)。
筷子论凸显华巫吃饭方式
敦马:我也用筷子捞生
敦马今早接受财经电台CITYPlus FM“城市话题”访问时指出,第一时间想到以筷子为例,以凸显文化差异,因为华人用筷子用餐,而马来人用手吃饭。
“韩国人、日本人和越南人也是使用筷子吃饭,这只是不同种族吃饭的方式。”
广告
敦马表示,身为马来人的他也学用筷子,因为有时候会吃华人餐,或是在农历新年用筷子捞生。
敦马:激进分子总会挑起课题
他认为,即使不以筷子,而是以舞狮为例,表达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同样会成为课题,引发激进分子的攻击,因为极端分子总会挑起课题,让各族之间难以共同相处。
举例外国移民融入当地
甚至放弃自身文化
敦马以其他国家为例,指在许多多元种族的国家,外来移民成为当地人后,会融入当地文化、甚至放弃自己原本的文化。
“在大马,华人和印度人还是说我们是来自那里,我们不是来自这里,即使他们是在这里出生和成长,他们仍会和自己的起源国家衔接在一起。”
“第一代移民或许难以融入这里的文化,但在这里出生、成长的,应该知道本地人的文化,变得非常认同当地人。”
“印尼华人母语是印尼语”
敦马:大马需一个共同语言
敦马也强调,每个大马人都必须像马来人一样说国语。他认为,我国必须拥有一个共同语言、共同文化以及较少的种族认同。
他再以印尼为例,称印尼的华裔人口比大马更多,但他们的母语还是印尼语。
“在泰国和菲律宾,他们也使用该国语言以融入该国家。”
“华人会抓住机会”
马来人难与华人公平竞争
敦马在访谈中也表示,相比起马来人,华人懂得捉住每一个机会;因此,如果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马来人将无法与华人抗衡。
“如果政府没有帮助马来人,他们就无法发挥。如果华人被给予平等的机会,马来人将会失败,这就是为什么政府要进行干预的原因。”
==============================
看更多:百物涨价 民众商家靠“省”生存 农历年前恐迎另一波涨价潮?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