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人非最佳导航者 研究:大脑偏爱直朝目的地路线

热点小编 25/10/2021 | 09:05 MYT
你是不是也经常有这种感觉?每当使用导航的时候,都会觉得导航所指示的路线,并不是最接近和最准确的,认为其实还有另一条更好的路线呢?研究显示,你或许错怪导航系统了。
不选最短路线
研究:大脑偏向选朝着目的地的路线
麻省理工学院的最新研究发现,人并非最佳的导航者。
人的大脑在判断路线的时候,并不是经由计算最短的路径来运作的,而是偏向选择一条直接朝着目的地的路线。
主导这项研究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主任卡洛·拉蒂(Carlo Ratti)。他早在20多年前,还是一名英国剑桥大学学生的时候,就注意到自己从住家要去学校的时候,往往会沿着特定的一条路,但回家时却又会选择另一条路,即使其中的一条路显然比较短,他还是周而复始地,维持这个行为模式。
而这个发现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一个大疑问,成为展开这项研究的契机。
收集1.4万人的手机数据
研究分析55万条路线
卡洛·拉蒂和团队收集了1.4万人的手机数据,研究他们走过的55万条路线。结果,在分析后发现,人们通常都不会选择最短的路线,而是选择比较长但是和目的的的角度偏差最少的路线。
也就是说,即使需要转弯的路线,在地理位置上实际上更短。但人们还是倾向或自然而然地,选择一条直接面对着终点的路线。
昆虫和灵长类也和人类一样
行走时会选择“最尖路线”
研究团队把这条直接面对目的地的路线,称为最尖路线(pointiest path)。而且他们还发现相同的选择路线策略,也出现在昆虫和灵长类动物身上。
科学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之所以会选择面向目的地的道路,而不是最短的道路,是因为这种做法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脑力,可以让大脑在行走的过程中,把精力投注在其他的任务上。
非为了寻求最佳方案
大脑的首要任务是进化和生存
科学家还解释,人之所以不会选择全身心地投入在计算最短的路线,是因为大脑的发展本来就不是为了寻求最佳化的方案,而是为了进化。所以,为了进化,大脑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能够避开危险,并继续生存下去。
“人们在3万年前可能是为了避开狮子,而现在则是为了避开危险行驶的车子。”
但是相比起人脑,导航系统的运算方式则是大大不同。因为导航系统本来就是根据地图,来计算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导航的路线完全依靠理性,是按照程序码来执行的。”
你一直以来是不是那个错怪导航的哪位?欢迎来《热点》面子书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
看更多:增加青少年安全感 美国志工爸爸驻校解决校园暴力
#人脑 #导航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