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香港推新“公民教科书” 以取代争议性“通识教育科”
在大多数的记忆中,香港在1997年主权移交给中国前,属于英国殖民地。但香港媒体近期揭露,香港审批的6种新版本“公民教科书”中,有4套声称“香港非英国殖民地”。
香港推新“公民教科书”
内容提及香港非英殖民地
根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教育局日前公布“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新课本,用于替代在香港高中已有13年历史的“通识教育科”。
课文中明文提到,香港从古至今就是中国领土。而在1972年,中国向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要求,将香港和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中移除,最终成功通过。
广告
同时课文也称,尽管英国按照“殖民地模式”治理香港,但清朝以后的中国并不承认“不平等条约”,并且中国从未放弃香港,因此香港绝非英殖民地。
所谓的“不平等条约”包括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以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直到今天,中国官方的说法是,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这些条约,强占香港。
“通识教育科”踩地雷
中国官媒:这是占中份子写的
值得一提的是,“通识教育科”是香港3年制高中的必修课之一,主要为了加深学生对自身、社会、国家、人文世界和物质环境的理解。
不过这门科目却踩到了中国官方的“地雷”,成为官媒重点批评的教材。举个例子,中国央视新闻主播就曾指出,一些通识教育的教材由“占中”份子所编写,旨在煽动抗争、破坏“一国两制”。
同时《人民日报》表示,通识教育这门科目的教材不仅含有错误,更带有偏见,点名指出作为该教材顾问和审查的香港大学法律系教授戴耀廷,正是“占领中环”的运动发起人之一。
至于为何中国官方会将目标瞄准“通识教育科”,全都要从2014年“雨伞革命”说起。当时参与运动的前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在通识考试中表现优异,因此有人将香港教育与这场抗争联想在一起。
有人批评,香港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抗争运动,是因为“教育失败”。因此,香港政府决定将从今年9月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这门备受争议的科目。
==============================
看更多: 李家超当选香港特首 欧盟抨违反“一国两制”原则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