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批教长“师资短缺问题解决”具误导性 董总:华小师资仍严重不足
民政党主席刘华才针对教育部长法丽娜指“国内再无师资短缺”的说法提出质疑,批对方在未出示任何数据证明下,就草率宣布全国教师荒已解决,是“掩耳盗铃”的谈话。
刘华才提醒法丽娜勿急邀功 “师资荒需时间证明是否已解决”
刘华才今天在面子书发文提醒法丽娜,为人处世要懂得谦虚礼让,并表示全国华校仍面对教师空缺,促请教育部长勿“急”邀功。“部长可以邀功,但请不要学他们的老板(首相安华)把少举债说成国债解决,意图误导全民。”
“教育部今年才增加教师学士课程(PISMP)华小组和华小组华文课名额。教师荒是不是真的获得解决,还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证明。”
广告
他认为,解决教师不足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增加培训。在处理华校问题上,教育部不能只是一昧“缝缝补补”,在还未提供充足师资的情况下就高调宣布邀功。
称各源流学校师资不足 “与教长说法不相符”
刘华才表示,教师荒如果真的获得解决,那就是举国欢腾的好消息,但从民政党各方面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全国各个源流学校都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距离教育部长所说的史上首次重大突破其实不相符。”
广告
他坦言,教师学士课程名额增加是正确方向,希望部长能继续往这方面前进,惟最好每年是固定名额,而不是去年784个名额,今年就增加至1,500个名额。
“这对整个教师培训和解决教师不足问题并没有帮助。”
促教育部正视未来问题 “勿等问题出现才解决”
刘华才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育部需审视未来5到10年,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教师人数,再预算会提早退休的教师人数。“有了这方面数据,就更能掌握整个源流学校的教师情况和人数,而不是等问题出现才来解决,那不叫改革,叫修补。”
他强调,改革需做过往政府不敢、不想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既然要改革,就不该投鼠忌器、应该超越政治、领导教育部捅破那层窗户纸,而不是遇到问题就绕道而行。
“教育部今年才增加PISMP华小组名额,新的教师队伍还没报到,学校每年都有教师退休,只要学校仍面对新旧交接断层和师资不足,教育部长就不可过度自大,认为教师荒已解决。”
质疑法丽娜说法具误导性 董总:教长言论不负责任
除了刘华才,董教总今天也发文告提出质疑,认为法丽娜的说法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落差,且具误导性。“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华小和中学华文老师依然严重不足,因此教育部长有关‘师资问题已解决’的言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教育部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和彻底解决师资不足问题。”
董教总表示,华小师资短缺问题困扰华社数十年,中学华文教师也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未能获得全面解决,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和学校正常运作。
董教总说,虽然教育部近年来有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师资短缺问题,但华小和中学华文教师的短缺问题并未彻底解决。
董教总认为,法丽娜应亲自走访全国各地学校,实地了解各校的师资情况。
师资严重短缺 教师压力大 “教师选择提早退休或离职”
董教总披露,许多华小仍然因教师不够,而必须通过三机构自行聘请临教来暂时填补空缺,以免影响学生学习。“一些经济能力不足的学校,则由老师、校长和副校长来分担教学任务,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
文告提及,一些教育局甚至通过缩班的方式,来减少老师的需求,但因为教育部没有拟定缩班标准,导致一些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影响教学成效。
“有些不合适的老师被派来华小,如缺乏数学老师,却派来不谙华文的马来老师,导致教师结构失衡,不但没有缓和师资不足问题,反而干扰了教学进行,尤其是微型华小被派来过多的马来老师,更是严重影响学校正常运作。”
此外,董教总揭露,教师压力和行政工作过多等问题也悬而未决,导致教师提早退休或离职的现象日益普遍,进一步加剧师资短缺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董教总促请教育部长公布具体数据,详细说明各源流小学和中学目前的师资状况,让社会大众了解现状,并厘清“师资荒告一段落”的说法是否属实。
【新闻背景】
宣告师资短缺问题告一段落 法丽娜:是教育部改革成果
法丽娜昨天(7月3日)表示,我国教育领域长期面临的师资短缺问题已宣告一段落,是我国教育史上首次重大突破。“这是教育部和教育服务委员会共同推动改革的成果。教育部通过多个机制彻底解决师资短缺问题,是我国教育史上首次取得如此显著成效。”
她说,教育部不仅满足于“人数够用”,更重视“适才适配”的调配原则,并承诺将持续优化教师调配制度,确保全国教师分配能够具效能和公平。
她进一步指出,师范学院近年来的申请人数持续攀升,显示社会大众尤其是家长,对教师职业的信任与期待非但未减,反而更加坚定。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
==============================
看更多: 派避孕套惹议 优大3组织促打破羞耻与恐惧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