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史上最大笔现金援助 财经专家:¼大马人无法经济独立
随着财政部长扎夫鲁早前透露,大马一家援助金BKM涉及的拨款创下了我国史上最大笔的现金援助。不少人认为政府试图在大选来临前收买人心,也有人质疑这些援助金受否真的能够缓解人民的生活压力。
国际局势造成高通膨
政府派钱救人民算合理
对此,财经分析师以及经济学者在接受《八点最热报》的访问时,一致认同政府在人民面临困难时发放援助金,是合理的做法。
财经分析师蔡兆源蔡兆源认为,我国这次面对的通膨,是由国际形势,包括疫情下带来的供应问题,以及俄乌战争的影响而引发的。
广告
“政府在这个时候发放援助金,给那些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是无可厚非的。”
派发援助金可鼓励人民消费
进而推动市场金钱流动性
财经评论员庄学勤也认为,政府在经济不好、人民都不肯花钱的情况下发放援助金,可以起到“领头羊”的角色,带头鼓励人民消费,进而促进市场循环。

庄学勤指出,政府在过去几个月已经制造出良好的市场气氛,也提高了市场的消费信心。他认为,大马经济目前正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
政府有心拯救经济
还是想借机捞取选票?
不过,对于政府大派钱的做法,究竟是真心想拯救国家经济,还是想捞取政治选票呢?庄学勤认为,这还得看会大马政府过去的策略。

习惯政府“直升机撒钱”
“民众拿到现金感觉更爽”
在经济学里,人们会把政府向人民派钱的行为,称为“直升机撒钱”(Helicopter Money)。尽管希盟政府上台之后,试图改变这种现象,但依旧没能成功,甚至还被一些人批评说,他们不照顾低收入群体。
庄学勤表示,比起政府过去实施各种看不到、以及感觉不到的物价津贴,如今的人民已经习惯,看得见、摸得到的援助金。
政府派钱属政治因素?
“新加坡也有发援助金”
不过,财经分析师蔡兆源在受访时提到,其实政府派发援助金,不全然是政治因素,而是协助国人面对全球性的高通膨现象,就连邻国新加坡也有发放补贴给人民。

取消部分食物津贴改派钱
“消费者更能灵活使用现金”
而随着政府宣布7月份开始不再津贴肉鸡、鸡蛋以及瓶装食油,另一边厢又派发援助金的做法,不少人认为这个做法十分矛盾。
但北方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林福炎认为,政府的做法并没有不妥,反之在经济上可以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

¼大马人口无法经济独立
“不能因此感到光荣”
另一方面,财经分析师蔡兆源提醒说,人民不应该为政府能够发放援助金给860万人而感到高兴,因为这也意味着我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没有援助金的情况下是无法经济独立的。

援助金“治标不治本”
长期下来对经济有害
虽然三名受访者都认同政府在这个艰难时期,向人民派钱来应付通膨问题,不过他们认为,援助金只对短期内有帮助,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倘若政府长期下来一直使用这个方法,那么将会对经济带来伤害。”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