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眯眯眼”屡遭出征 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
“眯眯眼”怎么了?继国际知名品牌Dior“眯眯眼”被指辱华嫌疑事件之后,这次轮到中国国产货也被中国网民出征。
【第一单】
中国网红零食品牌“三只松鼠”被翻旧账
广告
一夜之间,中国社交媒体平台被“眯眯眼”刷屏。中国网红零食品牌“三只松鼠”还被骂上了热搜第二。
中国网红零食品牌“三只松鼠”2019年的广告近日引起争议。起因是有网民翻旧账,晒出三只松鼠一系列酸辣粉、螺蛳粉等食品两年前的广告宣传海报。而海报中模特儿“眯眯眼”妆容近期反而成了焦点。
小眼睛 = 丑化中国人?
女模:眼睛小就不配当中国人?
海报中的女子“眯眯眼”、“厚嘴唇”元素配上斗笠、辫子等复古风引起网民不满,并认为为了符合西方对于中国人的审美,有辱华之嫌。

女模也因被质疑“故意装眯眯眼”来丑化中国人,气得亲上火线发出自己的生活照,证明自己本来就是小眼睛,并无奈反问网友,“我眼睛小就不该是中国人?”
“我不知道我怎么就给辱华扯上了关系,关于网上的评论我很无奈,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种网路暴力。“
【第二单】
中国电影“雄狮少年”人物画风惹议
今年年底在中国上映11天的动画喜剧类电影《雄狮少年》取得1.47亿票房。不过当中角色塌鼻子,眯眯眼的造型却卷入辱华风波中。

有网友指导演这么做是为了讨好西方评委,想借此冲击一些西方动画大奖。
制片人:人物造型经过实地采风
对此制片人在采访时解释造型是经过实地采风,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故事本身。
“塌鼻子、眯眯眼的形象原型其实是来自两广人的形象,这样设定是为了去除网红脸讲述普通人的生活,让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故事本身。”

小眼睛成为舆论争议
中国人对中国人“外貌歧视”?
长有小眼睛、眯眯眼、丹凤眼就是辱华了吗?广告、动画等辱华风波一单接一单。对此,中国媒体等也作出回应。
澎湃新闻发布的评论文章《别只盯着“小眼睛” 》指:“小眼睛”竟成了当下舆论争议的焦点。
原本出征眯眯眼妆容是反对西方对中国人的歧视,结果变成了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外貌歧视”,成了“长相辱华”,这本身就很荒唐。
“只要不是为了迎合西方的偏见,模特的眼睛小又如何?”
报导补充,广告模特的接受度,电影艺术形象的认可度,都可以讨论,但不应该挥舞大棒,将暴力指向自己的同胞。
“那样只会自乱了阵脚,破坏了正常的营商环境,破坏了艺术创作的宽松氛围,让企业经营动辄得咎,让文艺工作者如履薄冰。”
胡锡进:审美错位
希望社会多元团结
中国《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也在微博讨论争议。他以自身的眯眯眼自嘲,原本就长相辱华。而他相信“三只松鼠”和海报中的女模没有“辱华”动机,认为这是“审美的错位”问题,不排除该公司受到了西方围绕中国审美设置的影响。
“我只站一个: 中国和中国人民。我希望这个社会多元且团结,舆论场上众声喧哗,但少些势不两立和把对方往死里整。”
商家靠“丑化中国人”博名气?
中国人或不吃这套
不过有网民认为,这是商家刻意搞出的“眯眯眼营销”大戏,让模特妆容无辜躺枪,借此让品牌在争议声中大赚一波热度,堪称是“全民代言”。
西方品牌一般能从中受惠,但中国品牌相信难从中获得太多实质利益,短期内虽可获大量关注,但对成熟品牌来说,更可能是受负面新闻冲击。
小眼睛不应成审美争议
“反应越强烈,越说明缺乏自我审美自信”
总归一句,中国十四亿人口,有大眼睛美女如赵薇等,当然也有细长的小眼睛美女如周冬雨等。
小眼睛”即便被当成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也不意味着小眼睛本身有错或带“辱华”意思,否则就等于被西方审美定义牵着鼻子走,小眼睛是否存在审美争议,只能说:反应越是强烈,越是间接说明缺乏坚持自我审美的自信。
你对眯眯眼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到热点面子书留言分享!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