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人民日报》吁“同志”称呼回归 网民调侃:干脆直接叫同性恋好了
在中国“同志”一词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称呼,但随着时代变迁,逐渐被“帅哥”、“美女”、“小姐”、“先生”等用语取代。近来,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发文呼吁恢复使用“同志”这个词,以让“社会风气重归朴素”,引发大量中国网民热议。
曾被广泛用于社交与公职场合 人民日报呼吁“同志”回归主流
《人民日报》7月7日刊出一篇以“称呼与风气”为标题的文章称,中国人早前广泛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同志”一词,因为这个称呼能够体现出“一视同仁”的平等态度,也带有志同道合的意味,让人听了感到坦然、亲切且自然。“曾几何时,打招呼不需要太多讲究,一句‘同志’就够了。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各种称呼越来越多,比如‘先生’、‘小姐’、‘老板’等。”
文中还说,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不只是礼貌问题,也反映出社会风气的真诚或轻浮。
“这位同志,你是同志吗?” 网民热议称呼或致场面尴尬
这篇文章出街后在网上炸开了锅,以“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为标签的热门话题,登上了中国社交媒体微博的热搜榜,阅读量更是超过6000万次。广告
一些网民支持《人民日报》的这项倡议,认为如今很多称呼都会让人觉得虚伪,使用“同志”这个词相对来得直接和真诚。
但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是在“强化意识形态”,还说真正的社会进步,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发自内心的平等和互相尊重。
广告
不过,《BBC 中文网》指出,如今“同志”这个词更多是用来称呼同性恋者。由于中国同性恋群体长期面对政治和社会上的压力,有网民就质疑,中国媒体现在呼吁让“同志”回归原本的意思,是不是在弱化这个词对特定群体而言,所代表的认同感和表达身份的作用。
“这位同志,你是同志吗?”
“听到同志都还以为是在说同性恋。”
“那我们以后干脆直接叫同性恋好了。”
“同志”一词双重意义?
“同志”一词最早出自古代汉语,本意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在20世纪共产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将“同志”作为党内成员和革命战友的标准称呼。到了毛泽东时代,“同志”成为中国社会最普遍和正式的称呼之一,广泛用于各种场合,不分性别、年龄或职务,逐渐取代了“先生”“小姐”等称谓。不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同志”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逐渐减少,更多出现在官方文件、新闻报道及正式场合的发言中。
此外,随着全球LGBTQ+群体争取身份认同,“同志”一词也逐渐成为同性恋者常用的自称。这种词义的变化,也引发了不少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讨论。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
==============================
看更多: 女子搭11小时飞机后猝死 长途飞行需警惕“隐形杀手”!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