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中国外卖平台打响价格战 “零元购”突破成本底线 谁是经济“末日狂奔”的赢家?

热点小编 16/07/2025 | 10:21 MYT
“0元购买茶饮“;“0元兑换券”;“满18.8减22.8优惠券”……类似耸动的标语充斥在中国各大知名餐饮外卖平台,掀起全民疯狂抢购的现象。

中国餐饮外卖平台近日掀起“0元购”乱象,正戳中消费者贪便宜的心态,让消费者“薅到羊毛”,商家收获超量订单,平台也因此迎来“泼天流量”。

然而,这场由电商平台打响的“补贴大战”当中,却没有任何一方是赢家,甚至被视为是平台、商家、消费者及当下体制共同演出的一场“表演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末日狂奔”。

本期《热点话你知》,为你梳理中国餐饮外卖平台开启的价格战,以及这个现象背后透露着怎样的讯息?

掀“零元”价格战刺激消费
餐饮外卖平台订单爆表

继中国电动车行业陆续开打价格战后,餐饮外卖行业近期也陷入"疯狂内卷"。

中国各大餐饮外卖平台最近被“零元购“洗版,顾名思义,就是打着“0元”就能购买餐点的噱头吸引顾客,纷纷推出免单优惠券、折扣券,或以送红包的形式开战,狂推“0元吃”、“0元喝”红包,以及类似“满28.8减18.8”、“满18.8减18.8”,甚至“满18.8减22.8”各种突破成本底线的极端促销优惠。

7月以来,各大外卖平台轮番发放大额补贴:淘宝闪购率先在7月2日宣布启动规模人民币500亿元的补贴计划,并在未来12个月直接补贴消费者及商家。

美团及京东外卖随后也加入这个行列宣布发放补贴。





淘宝闪购抢攻早午晚餐,乃至下午茶和宵夜的需求,宣称“一天5顿我全包”

伴随补贴升级,各平台的订饭数量也迎来大幅增长,美团在7月12日宣布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

7月14日,淘宝闪购联合阿里巴巴旗下另一个外卖平台“饿了么”发布“战报”,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

商家赔了夫人又折兵?
消费者或在“狂欢”中牺牲消费品质

在这场补贴大战中,平台获得了“泼天流量”,消费者薅到了“羊毛”,商家收到了超量订单,骑手则收获了不错的跑单奖励。看似各方共赢,但实际成本最终究竟由谁承担呢?

据高盛7月3日的研报显示,美团、京东和阿里巴巴三大平台的根本目标不是外卖本身盈利,而是通过“价格战”获取流量,以交叉销售到盈利能力更强的电商和旅行业务。

另一方面,虽然商家是接单接到手软,但似乎并没有赚到多少。

有中国媒体报道,一名茶饮店家指出,外卖平台补贴战是要求他们配合降价,订单量是翻倍,但是利润并没涨多少,忙到凌晨也只是“赚了个寂寞”。

一位米粉店老板娘也表示,原价19.8元的米粉,顾客付了9.9元,不过扣除平台佣金、打包费、配送费和部分支出后,实际落到自己手里的不到1元钱。

乱飞的单据压垮忙得喘不够气的商家

更惨的是“白忙一场”和赔钱的店家,有消费者因种种原因没有领取下单的餐点,导致严重的食物浪费问题。

成排无人认领的饮料

而看起来是“薅到羊毛”的消费者,他们的权益最终也可能遭这个“内卷式”的恶性竞争所侵害。

当平台通过大量补贴为消费者提供低价商品时,容易导致商户采取低质应对策略,如降低品质管控及服务水准,长此以往将埋下健康和安全隐患,拉低整个消费品质。

靠“烧钱”撑起的假象?
分析师:对经济没好处

证券理财分析师Adam Lu 对《大纪元》形容,这是一场“靠烧钱撑起的假象”,是体制末路下的一次“回光反照”。

他认为,这种补贴价格战对经济没有好处,也没有赢家,只是“平台、商家、消费者,与体制一起演出的一场‘表演经济’”。

“平台短暂的赢得了数字,商家流着血陪跑,消费者薅到一点小便宜,大家都在消耗自己的明天。”

开首枪呼吁停止“内卷式”补贴
餐饮商会:扰乱市场经营秩序

针对近期掀起的“零元购”乱象,中国贵州省餐饮行业商会开出第一枪,呼吁立即停止突破成本底线,与非理性的促销活动,避免商家被迫参与赔本经营。

贵州省遵义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周二(7月15日)发出倡议书给美团、淘宝闪购两大外卖平台,呼吁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

倡议书内容提及,近期发起的“零元购”活动,为争夺外卖市场份额,发动低于成本价的恶性价格战,已造成市场经营秩序混乱,行业生态严重失衡。

大量餐饮企业经营陷入进退两难的恶性循环,更让大量依赖堂食的实体店遭遇严重冲击、苦不堪言。

餐饮行业商会因此列出3点要求: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
==============================
看更多: 公开向赵明福家人道歉 反贪会承诺加强改革
#中国 #外卖平台 #薅羊毛 #乱象 #零元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