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为避开网络审查创立新文字体系 中国网友:救救我们的下一代!
【网络热什么】—— 带你追踪了解网络当红现象,热门话题讨论不落人后
“赚钱”、“直播间”、“秒杀”等再平常不过的词汇,在中国抖音平台居然是敏感字眼?
赚钱变“赚米”
直播间变“啵啵间”
微博粉丝多达422万的作家李尚龙发文吐槽抖音的屏蔽词,不满一天直播违禁八次,其中三次是因为提到了微信。
广告
“尚龙”老师表示,不能提及“微信”一词,他能理解为腾讯与字节跳动两家科技公司为了流量所展开的商业之战,但他却不解,为何连“赚钱”、“直播间”等词都不允许提及。
“‘秒杀’也不让说”,于是我们开始把秒杀说成‘秒秒’;很快,‘赚钱’也不让说了,我们问了相关人士,他们说要改成‘赚米’;最可怕的是‘直播间’也不让说了,于是在朋友的建议下改成了‘啵啵间’。”

为避审查创新文字体系
“担心影响下一代人”
他续称后来被告知,所有极限词如“最”、“第一”、“绝对”、“国家”等都不能说;在抖音里,主播们快手叫某手,拼多多叫拼夕夕,小红书叫某红书,公众号叫公主号,微博叫某博,微信叫某信,抖音叫抖爸爸。
他认为,这种平台为了避开审查而故意养成一种新型的文字体系,会影响下一代人的文字体系,并呼吁“救救孩子”。
“想像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在暑假作业里写着:白雪公主吃下王后给她的苹果,芭比Q了;或写着:我妈妈在抖爸爸的啵啵间,花了五十米买了东西。”
抖音急撇清称“不实信息”
有关微博引发大量网民讨论,对此,抖音官方账号“抖音黑板报”回应称,该网友表述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并对其中五类关键词逐一进行了回应。

当事人“尚龙老师”随后再次发微博称,刚接触直播时,收到过两张表格:第一张叫直播违规注意细则,第二张叫广告违禁词。在抖音里的电商培训课程,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教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
“这就有趣了,我长了一张嘴,为什么来到抖音,就要重新规划嘴的作用?”
他认为,作为八亿日活的公司,字节跳动应该要有文化担当,毕竟当中的用户其实包括大量的孩子和家长,避免孩子们话都还没学会,就已经开始学会网络黑话了。
已不是第一次!
中国平台为避免网络审查频闹笑话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中国屏蔽事故导致笑话的发生。中国近年来对于网路的审查越来越严格,无论是电影字幕、手游或是相关文章,为了避免使用禁忌字眼,都会以拼音缩写、谐音字、表情图像emoji或各种隐晦方式来替代,结果闹出不少笑话。
1. “口来口去”,到底是悲惨事件还是色情剧情?
我们先来看以下这一篇标题为“在一晚连口62人后,他把自己也口死了”的文章:

这是中国新闻平台《网易新闻》底下的自媒体“阿拉故事会社”早前发布的一篇文章,是在介绍韩国杀人犯禹范坤的故事,然而仔细一看,内文中的所有“杀”字,全部都变成“口”。
“禹范坤狂口之夜”、“口疯了的他已经忘记口的意义,见人就口”,种种字眼瞬间让原本悲惨的社会事件变得超滑稽,“口来口去”让网民越看越出戏,纷纷留言嘲讽。
此外,微博有名网民“粉红甘草酸苷片”也分享,由于中国会特别审查敏感字,字幕组为防止被禁言,特意将美国影集《双面人魔》中,主角米克森(Mads Mikkelsen)的对白“你杀兰德尔的时候,有没有幻想你杀的人是我”换成“你口兰德尔的时候,有没有幻想你口的人是我”,还有“保护自己,杀光他们”则变成了“保护自己,口光他们”。
这名网民笑称,从“杀”变成“口”之后,剧情好像变调了,还意外带有“情色意涵”,揶揄怎么越改越色。

2. 人心居然比“痔疮”更可怕?
中国一款手游《时空恋结》是结合了恋爱路线与换装的游戏,玩家扮演现代少女,穿越时空后和古代男子发展恋情。
不过有网友发现,公司疑似为了让游戏能成功上架,将内容对话中的“瘟疫”改成“痔疮”,结果导致游戏内的对白变得相当诡异,例如“得了痔疮的人只能静静等死”、“人心比痔疮更可怕”、“12岁的时候,我住的小山村,爆发了一场痔疮”。
让人啼笑皆非的对白立刻在微博上引起热议,话题传开之后也钓出一位自称参与游戏研发的网友,留言证实会改叫“痔疮”,是因为“瘟疫”审核不过,故意改的。
中国网民为生存仅能迎合
苦笑的背后是悲哀
有人因此调侃,在中国的社交媒体浏览信息,仅仅认识中文是不够的,还得看懂中国网友们为避开网络审查,创造出那一套用以讨论“敏感议题”的新词汇。
就像两年前爆发的新冠疫情,为了“控制和引导舆情”,中国官方审查机制开始将新一轮的词汇列为敏感词,比如“武汉”和“湖北”,就被网友用“wh”和“hb”代替了这两个词。
不少在“墙外”的网友是大叹,想要在仅有的网络空间中讨论公共议题,就只能频繁地使用新词来代替原本的词汇,只会让讨论变得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语焉不详。
“我们在墙外,看了是觉得好笑。在墙内为了生存而奋斗的人,苦笑的背后,是悲哀。”
对于中国网络屏蔽现象,你认同吗?欢迎来到《热点Hotspot》的面子书交流交流。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