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反跳槽法真能杜绝政治青蛙? 政治学者:恐削弱民主
讨论已久的“反跳槽法令”,政府终于有意要在今年3月国会中提呈,目前正草拟相关法案,而且还有了初步定案。
究竟反跳槽法令是否真的能让政治青蛙绝迹呢?还是会弄巧成拙,变成各党领袖的“尚方宝剑”,让党内议员从此不敢发声呢?
反跳槽法初步定案
3种情况判定是否属跳槽
根据《星洲日报》引述一名国会议员的消息,反跳槽法已经有了初步定案,跳槽将被定位为3种情况:
- 若人民代议士被政党开除党籍,等同于跳槽,胜选的议席将被悬空,需进行补选。
- 任何退出政党后,再加入其他政党,或是以独立人士身份在胜选后才加入某政党,也属于跳槽行为。
- 若整个政党退出某个联盟,并加入其他联盟,不算跳槽。
广告
跳槽后议席将悬空
惟原任议员有权再次上阵
根据政府草拟的反跳槽法,跳槽议员的议席将被悬空进行补选,但原任议员还是可以在补选中重新上阵,捍卫议席。如果是选举3年后的悬空议席,则不需要进行补选。
事实上,议员跳槽在我国政坛并非新鲜事,但自喜来登政变后,政治青蛙乱跳的现象变得猖獗,导致频繁替换政府、政局陷入动荡,因此朝野包括民间不少声音都是赞同落实反跳槽法。
不过反跳槽法通过后,是否就能拨乱反正,一劳永逸解决大马政治不稳定呢?从此让政治青蛙绝迹呢?
政治学者潘永强和黄进发接受《八点最热报》访问时表示,反跳槽法不是万灵丹,并非百利无一害,需要谨慎服用。
潘永强:反跳槽法可稳定政治乱局
其中,潘永强坦言,目前朝野势力旗鼓相当,而政府地位也十分脆弱,落实反跳槽法可以避免组成政府后,不会因为少数几个议员跳槽而变天,可以限制议员不能因个人利益而背弃选民委托。
尽管反跳槽法可以稳定目前的政治乱局,确保议会稳定,但两位受访的政治学者都认为,反跳槽法背后也隐藏着不少副作用。
反跳槽法成政党控制议员手段?
黄进发提到,由于反跳槽法规定,议员一旦离开原来政党,或遭到党开除,即使有关议员获得选民支持,议席也将自动悬空,必须重新补选。
这无疑将巩固各政党的当权派的地位,就好像给了党领袖一把尚方宝剑,让党内议员即使政见和当权派意见不和,也不敢出声、更不敢离开,最终变成盲从党领袖,事事顺从当权派。
简单来说,以目前大马政治乱象,确实需要反跳槽法这剂猛药,一口服下,短期内能解决眼下的问题,但对一些政治弊端却不能完全根治,同时还会留下后遗症。


限制理念不同议员离党
反跳槽法或阻碍民主?
除了变相钳制党内民主,潘永强表示,反跳槽发还将限制一些政党或国会议员,根据局势演变或政治需要,而做出的政治选择。他认为,政治变化并不是死板的“科举制度”,而应该是灵活动态的。
他举例,如果很早以前就有反跳槽法,那当时的伊党议员,就很难退出伊党,另外组新政党——诚信党,因为他们当时有些人具有国会议员身份,并且是以伊党旗帜赢得席位。
同时潘永强也以前首相马哈迪创立土团党为例子表示,当年马哈迪和他的一些伙伴等,也在巫统内部也享有巫统党籍和国会议员身份,因此如果当时有这个反跳槽法的话,将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议员有权因理念不同脱党”
黄进发:跳槽不全是坏事
至于黄进发则认为,很多人对跳槽议员痛恨至极,但跳槽本身不一定是坏事。最重要的是厘清跳槽背后的动机和原因,到底是为了个人利益离开?还是因为理念不同才转换跑道?

“如果你跳槽,是因为跟原来政党不和,而选民是支持你的,哪有什么错,所以这个我们要谈清楚。”


民主进程须政党分裂
黄进发:反跳槽法太严削弱民主
事实上,跳槽并不完全是件坏事,而政党分裂在历史局势演变及政党改革上,更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黄进发认为,政党只是一个政治工具,让政治人物可以透过政党实现自己的理念。一旦政党违背了自己的初衷,议员应该有权力可以选择出走。如果反跳槽法过于严厉,将阻碍民主。
“有时我们是需要政党分裂的,比如伊党分裂出诚信党派,当初的巫统分裂出,以前的46精神党、公正党,后来的土团党和民兴党。”
罢免法比反跳槽法更恰当?
尽管反跳槽法能稳定政局,但却可能导致政党领袖掌握巨大权力,可以开除议员后,强迫举行选举。

因此,黄进发认为,与其设立反跳槽法,不如推动“罢免法”更恰当,也就是把权力交还给选民。
比如说,如果有议员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而被所属的政党开除党籍,那么这位议员的资格,交由选区内选民来决定是否予以“罢免”,这样可以避免议员的正确立场,完全被政党领导层操控。
不过根据网络媒体《当今大马》联系了好几位国会议员,他们都不同意采用罢免选举制度。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