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国内

阿兹敏自称为贸工部标志王建民:为史上最糟的!

ong_4.jpg
行动党今天在吉隆坡总部召开记者会,除了回应房地部长“不知道论”很荒谬外,贸工部高级部长阿兹敏也成为攻击对象。针对阿兹敏早前自称,担任国盟部长百日以来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成为部门的标志性人物。结果,前贸工部副部长王建民今天透过行动党记者会列举出10大原因打脸,并调侃阿兹敏说:“我支持这项说法,但他所谓的‘标志’是指史上最糟糕的贸工部长。”

阿兹敏为何是史上最糟糕贸工部长?
  • 我国今年的5月总贸易销售额达20年最低,从去年同期的1,592亿令吉,降至1,149亿令吉,缩水了27.8%。
  • 自1998年金融风暴后,22年来首现贸易赤字,达36.3亿令吉。
  • 截至今年4月,制造业销售一年内的销售额大幅降低33%,从去年同期的1,131亿令吉至758亿令吉。
  • 大马4月工业生产指数(IPI)下降32%,从去年同期的112.4降至76.5。
  • 管制令期间,贸工部官网多次瘫痪,导致多家必须服务业(essential sector)的商家无法成功提呈营业准证。
  • 管制令期间恢复营运的指令引起混淆。阿兹敏被指未与州政府和卫生部协商就在4月中颁布恢复就业令,显示出他的领导无方。
  • 汽车领域的4月总销量(TIV)跌幅高达近100%,从50万辆跌至40万辆。
  • 换了政党就换了立场。王建民说,阿兹敏担任希盟经济部长期间,曾与当时的内阁一直同意拒绝落实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不料,担任国盟贸工部长后却否认这项说法。
  • 忘了作为希盟部长期间的集体责任。王建民比喻,担任希盟部长期间,他捍卫国阵导致我国背负1兆债务;当上国盟部长后却“U转”。
  • 以别人的成就往自己脸上贴金。王建民表示,这是阿兹敏的“终极标志”行为,并举例说:“今年首季批准的370亿令吉,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等主要领域的投资金,实际上是希盟执政时期达成的成就,但阿兹敏却自称是他的功劳。”
 

Advertisement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