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要走向国际需掌握华文 陈友信:可解锁文化密码
学习华文,只要会听、会看、会写、会讲,就足够了吗?近年来,一些家长和学生以功利主义作为考不考读华文的考量,但其实华文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语文,四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传统价值观,和历史就是通过华文这个方块字传承下来的。
因此,华文不只是一个学习知识和沟通的语言,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就算没有特别专研,修读华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也可以学习到的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掌握华文学习文化遗产
这是一把迈向国际的钥匙
英迪国际大学创办人陈友信接受《八点最热报》访问时指出,他刚开始创立学院时,有一位独中生告诉他,他父亲说如果要走到世界去,就要掌握一个钥匙,这个钥匙就是英文,不懂英文是走不进国际领域的。
但今时今日,陈友信反而认为,从功利主义来看,掌握华文才是这把走向国际的钥匙,中国经济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华文只会越来越重要。
广告

他强调,现在修读华文的功利性显而易见,但家长和学生不应该只看到华文作为语言优势的功利面,而是应该充分理解到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含金量,它是一座蕴藏着四五千年前古人智慧的宝藏。


华文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语文。
价值观能帮助事业
“做生意不应只看短期利益”
根据《八点最热报》的访问指出,大马籍旅台商人,被称为Pendrive随身碟之父的潘健成也指出,中华文化让他知道礼义廉耻,勤勇忠信了解到做生意不能只看短期利益。
他分享,在自己在就读独中时学会的中华文化价值观,让他秉持着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创业,让他时时提醒自己目光要长远,生意要做长久,绝不能急功近利,损人利己。

Pendrive随身碟之父的潘健成说,文化历史对他在谈论事业上面有很大的帮助。
抗拒金钱和权利诱惑很难
“价值观引导作判断”
前律师公会主席杨映波则表示,他很欣赏华文有成语和谚语,这在别的语文是比较少见的,短短四字成语就能把想表达的意思言简意骇的说到位,博大精深,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人生哲理。
他认为,人的一生总有顺境逆境,会面临困难和失败或遇到很多诱惑,当你面对金钱和权利诱惑时,潜移默化的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中华民族古人的智慧将引导我们更从容地面对人生困境。
相较掌握西方管理学
东方企管智慧更值得学习
英迪国际大学创办人陈友信则指出,企业界很多人注重西方管理学。但如今,他认为应该学习东方社会的管理智慧更能获得启发,比如诸葛亮和孔子谈论天下局势的典故,不管是联孙抗曹的草庐对策,或论语和尚书里礼德治邦的企业管理,这都是老祖宗的智慧。
治国理念与处世之道
“学好华文让薪火相传”
陈友信还指出,当他把中华文化价值观,尤其是祖先的智慧典故告诉那些就受英校的华人朋友时,他们对自己不懂中文,感到遗憾,失去了这把开启文化宝藏的锁匙。


修读华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也可以学习到的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传统观。
此外,他说,把握好中文,才能够用着这把锁,打开中华文化五千年流传下来,灿烂多姿的古人美德与智慧。每篇章承载着中华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中国典籍,都讲述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的之道,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教导我们怎样看待生活。
所以,他强调,修读华文,可以让我们得以对话先贤,也让传统文化的精粹和价值观绵延不绝,薪火相传。所以家长和考生不应该以抱着是否可以考到A等的观念,作为修读华文的考量。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