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藉网游聊天室与受害者建立信任关系 犯罪者滥用网游诱骗未成年
武吉安曼警察总部性罪案、虐待儿童及家庭暴力调查组(D11)警告,越来越多网络犯罪分子试图通过网上的互动游戏平台,诱骗儿童从事性相关活动。因此,警方提醒家长们要提高警惕,避免孩子成为下一个性罪案受害者。
利用网络游戏平台实施性犯罪
“犯罪者用平台聊天功能联系受害者”
武吉安曼警察总部性罪案、虐待儿童及家庭暴力调查组主任西蒂(Siti Kamsiah Hassan)高级助理总监,在接受《自由今日大马》访问时透露,一些网上互动游戏平台例如,《堡垒之夜》(Fornite)、《我的世界》(Minecraft)、《Roblox》、《使命召唤》系列(the Call of Duty series)、《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等热门游戏,都成了性犯罪者在网上寻找目标受害者的工具。
她表示,这些游戏平台都有在游戏里聊天的功能,让犯罪分子更容易透过这些渠道,与目标受害者取得联系,并进行诱骗行为。
广告
13至15岁少年自我防卫意识最弱
其中,警方发现,年龄介于11至17岁的孩子,特别是13至15岁的青少年,他们的自我防卫意识脆弱,加上是春心萌动、好奇心极强的年纪,让他们更倾向于寻求家人以外的联系。
“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开始有性欲、高度的好奇心以及对互动或社交联系的需求。”
广告
西蒂表示,一些来自弱势或与家人缺乏沟通的少年,往往更喜欢独处。
在他们没有人可以求助的情况下,他们的价值观会随之降低,导致他们对网络威胁的抵御能力也跟着变低。
犯罪者会选择容易操纵的人下手
警方: 他们会谎报年龄、冒充导师套近乎
根据《星报》的报道,相比起2022年以及2021年的数据,我国去年涉及男性性骚扰受害者的案件有所增长,在去年接获的3,361起投报中,共有135 起。
此外,西蒂指出,透过网络游戏进行性剥削的相关投报也有所增加,从2021年的8起,增加到2022年的17起,再到去年的23起。
“网络犯罪者会选择那些容易受到操纵的人下手,并通过谎报实际年龄以及在游戏中冒充导师,与受害者建立信任关系。”
利用各种手段取得信任
西蒂表示,这些犯罪者会利用各种手段,包括表达关心、同情、经常赞美、给予支持、赠送礼物等方式,去诱骗受害者。
其中,这些犯罪者也会使用“逐渐脱敏”的方法,来诱骗目标受害者。
他们会和受害者聊起性相关话题,然后循序渐进,慢慢开始分享更露骨的内容,让受害者可以逐渐放松警惕,谈论或参与到性活动中。
随后,犯罪者就会将对话,转移到WhatsApp 等私人即时通讯软体平台,以进行进一步的利用。
利用直播功能躲过检测
警方促平台引入未成年适用系统
与此同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专家李琳妮(译名)则指出,这样的网上诱骗行为,也有可能是突发行径,犯罪者突然要求或逼迫孩子分享自己的性内容。
她透露,越来越多的犯罪者会利用直播来躲过检测,同时允许直播观众一起加入到性剥削行为中。
因此,李琳妮促请家长们要多多参与到孩子们的线上活动当中,让家长能够从中引导孩子了解到网络上的风险,并提高他们的抵御能力。
西蒂则表示,这些游戏平台必须引入适合未成年使用的系统,同时实施严格的政策,以检测出这些恶劣的犯罪者。
鉴于以上种种,李琳妮和西蒂则呼吁当局加强现有法律,并希望得到政府在协调和资金上的支持,以打击网络的性剥削罪案。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