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来“食人菌”大爆发,截至6月2日,日本国内共有977人感染“食人菌”,引起“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 / STSS)”,比去年同期增加2.8倍之外,也创下自1999年以来最高记录,引发不少人担忧。

到底“食人菌”是什么?感染“食人菌”后会有什么症状?该如何预防感染上“食人菌”?本期《热点话你知》带大家以简单明了方式了解“食人菌”。

1. 什么是“食人菌”?
A型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一般潜伏期约1天至5天,寄生于喉咙、生殖器黏膜、直肠和皮肤。

然而,感染A型链球菌的患者会在极少数情况下恶化,并引发“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
STSS)。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四肢坏死,伤口外观看起来像肉被吃掉一块,也因此被称为“食人菌”。

2. 感染“食人菌”有什么症状?
“食人菌”不仅会感染呼吸道,也可能感染皮肤或肌肉组织。一般常见的症状是咽喉炎、伤口上出现红疹、脱皮等症状。

不过,一旦“食人菌”侵入血液或肌肉组织,可能会引发“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

感染“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
STSS)患者,初期会出现喉咙痛、发烧、四肢肿胀等症状,随后血压下降,在48小时之内,可能出现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是休克死亡,致死率达30%至50%。

3. “食人菌”如何传染?
“食人菌”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台大儿童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黄立民指出,虽然“食人菌”有传播风险,但该细菌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存在,因此在国际间相互威胁风险不高。


“食人菌”不仅会感染呼吸道,也可能感染皮肤或肌肉组织。 一旦侵入血液或肌肉组织,可能会引发“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致死率达30-50%。

4. 哪一类人是高风险群体?
一般人感染“食人菌”之后,大多医院都能妥善处理伤口,逐渐康复,因此致死机率不高。

不过,专家指出,3至15岁儿童、老人、糖尿病患者、洗肾患者、癌症患者,或是体质虚弱的人,由于难以察觉身上伤口,因此,这些群体存在较高的死亡风险。

5. 如何预防“食人菌”?
“食人菌”主要通过皮肤伤口、飞沫传染和喉部感染。所以,民众受促前往日本旅游时,应该尽量戴好口罩、勤洗手。
“食人菌”主要通过皮肤伤口、飞沫传染和喉部感染。勤洗手保持卫生,才是预防“食人菌”最佳方法。

另外,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传染病科教授菊池贤也提醒那些手脚上常有小伤口的人,包括足癬(俗称: 香港脚)或是龟裂情况,应该及时消毒处理。若手脚肿胀情况在2至3小时迅速恶化,应该尽快就医。

6. 日本情况多严峻?
根据东京都传染病信息中心数据,日本今年累计的“食人菌”病例,在短短半年的时间,超过去年全年,比去年同期增加2.8倍。

另外,目前日本国内累计通报“食人菌”病例,也创下了自1999年以来最高病例。

7. 为何日本“食人菌”病例激增?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感染病例暴增的具体原因,但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传染病科教授菊池贤认为,这很可能与新冠疫情结束后,人与人的接触增加、民众对于防疫松懈等原因有关。

另外,台湾疾管署副署长曾淑慧则认为,随着“食人菌”病例增加,很可能是和新的病病原株出现、或是环境改变,有利于病原传播有关。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

==============================

看更多: 欧洲议会刮“极右风暴” 马克龙解散国会大选是政治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