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德语媒体:美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中国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焦点》杂志发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弗罗曼(Michael Froman)撰写的长篇分析文章,为何美国没能让中国变得像美国,而自己却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中国的模样。
文章开篇写道:“几十年来,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基于一个假设:只要把中国纳入全球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中国就会向美国靠拢。美国政界人士曾多次呼吁北京领导层降低进口关税、消除投资壁垒并减少补贴,但收效甚微。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抱有希望,认为中国会向美国看齐。实际上,这种靠拢确实发生了——只是方式出人意料。如今,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的是中国的民族国家资本主义。而美国并没有让中国变得更像自己,反而是美国越来越像中国了。华盛顿早已成为北京世界的一部分。”
文章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包括本世纪初,“西方很多人都相信,经济自由化也将带来政治开放。但这个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中国的政治领导层从未认真考虑进行民主改革,但其经济腾飞却令人瞩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89年的3477.7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7.79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廉价商品的涌入加快了美国的去工业化进程——这一趋势的速度远超大多数观察者的预测。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内超过了日本和德国。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在2004年仅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9%,但到2023年这一比例已经飙升至29%”。
广告
作者写道:“在此期间,美国不断敦促中国进行改革,要求中国开放市场、降低对美国产品进口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华盛顿希望美国公司能够在中国自由投资,不再被排除在某些行业之外,或被迫与中企组建合资公司、转让技术。但所有这些要求基本上都遭到北京领导层的置之不理。”
“既然华盛顿不能迫使北京改变其政策,也无法建立对抗中国的替代性贸易集团,那么就只剩下一个选项:美国只能向中国‘靠拢’。”
指责中国对美国出口设置高关税和各种限制的美国,如今也设立了同样的壁垒。
那么,美国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
“借用中国的策略,可以智取中国吗?”作者在文章中发问道,“北京似乎拥有几乎无限的资源来调动资本。而在美国,人们正激烈讨论拜登政府的产业政策——除了几个关键行业之外,这些政策是否真正产生了效果。”
“历史上,关税政策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以特朗普2018年对中国产品加征的关税为例。2024年,美联储的两位经济学家亚伦·弗拉恩(Aaron Flaaen)和贾斯汀·皮尔斯(Justin Pierce)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自2018年初以来实施的加税措施与美国制造业就业的相对下降以及生产者价格的相对上升有关。就业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和报复性关税,而进口保护带来的微弱正面效应远远不足以抵消这些负面影响。’”
“美国和其他国家之所以模仿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成功太出人意料。在电动车和绿色科技领域,中国的崛起不是依赖经济自由化,而是依靠国家干预和民族利益的名义推动的市场策略。无论美国最终是否能在中国设定的规则下与其竞争,有一点是明确的:美国如今的行为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按照中国的标准运作,一个以关税、投资限制、补贴和产业政策为特征的新经济模式——本质上就是民族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
作者最后写道:“这场关于谁来制定全球规则的较量,至少目前显现出的赢家是中国。”
事关全局的争霸
《时代周报》发表题为《野蛮人已兵临城下》的评论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在认真努力遏制中国的崛起,但中国不会听之任之。评论写道:“孟子曾说过,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这大概也是当今中国看待世界的方式——尤其是看待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从中国的视角来看,美国没什么值得学习的,更不会因为美国总统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经济政策。然而,特朗普正试图让中国就范。他采用的关税攻击,某种意义上是一场‘全球化的文化大革命’。”
“过去45年里,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崛起,已经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匹敌的大国。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绝不会像特朗普所夸耀的其他国家领导人那样,去‘亲他的屁股’。”
评论指出,美中之间的冲突早已不仅仅限于贸易领域,它是一场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乃至意识形态层面全面展开的较量。
“尽管目前美国仍是更强大的国家,但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美国的七成左右。在过去一百年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对手如此接近美国——无论是纳粹德国、日本帝国,还是苏联都未曾如此逼近。”
“华盛顿最担心的是:中国可能会把美国从全球霸主的位置上拉下来。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12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在电动车等44项关键技术中,中国在37项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扩张。美国专家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军事现代化进程’。”
评论指出:“在关税冲突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之前,双方或许会尝试寻求妥协。然而,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事关全局。美国决心保持其世界霸主的地位,而中国正在挑战这一地位。”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
看更多: 美国频繁放风“已与中国谈判” 专家:显示美国急了!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