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工厂爆感染群仍获批营业 商家怒轰政府厚此薄彼
全面封锁(FMCO)已落实近一个月,但我国每日确诊病例依然维持在五六千宗。对此,民众纷纷将矛头指向获准营业的关键性制造业和工业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起大量网民发出“关闭工厂”(TUTUP KILANG)的贴文,卫生部面子书涌入大量留言。巫统副主席卡立诺丁更批评政府将工厂视为“宝贝”,不但批准该领域营运,更给予业者各种优待和放宽限制。
重开工厂爆发感染群?
阿兹敏: 不要乱怪政府!
阿兹敏说:“民众将疫情迟迟不见好转的责任,完全推卸给政府是不正确的。”
员工社区感染后传入工厂
厂商工会:不如查零星病例
面对民众的职责,大马厂商联合会总会长苏添来强调,工厂爆发的感染群,并非疫情感染源。
他说:“截至6月14日,制造业的累计病例只有9万5,000多宗,只占整体66万病例的14%。”
苏添来更进一步说明,工厂之所以爆发感染群,多为员工在社区中感染病毒后,在公众场所扩散。因此苏添来认为,与其把责任怪罪在工厂身上,政府应该关注社区零星病例,因为这才是目前我国疫情最严重的问题。

工厂感染群该怪罪零星病例?
对于厂商工会喊冤,称工厂并不是爆发疫情的主要源头,马中总商会会长陈友信却保持对立看法,他说:“我国部分疫情的确是源自职场感染群,因此不能只把疫情归咎于社区病例。”
但财经分析师孔令龙却认为,民众不应该一竹竿打翻整船人,不能因为部分工厂爆发疫情,就认为所有工厂必须关闭。
“有一些工厂外劳多,就比较有风险,有一些厂没有用到外劳,就没有什么风险,因为外劳没有住在宿舍里。”
确诊病例少禁营业
工会:政府有失公平
大马工会联盟发言人张顺伟则认为,工厂大量爆发职场感染群后仍获准营业。反观,零售业和饮食业仅占累计确诊人数的0.8%,却不获批运行。因此,张顺伟认为政府有失公平。

随着我国疫情高居不下,经济学者蔡兆源和陈友信均认为,政府应该在短期内严格执行全面封锁,禁止大部分企业运作。
蔡兆源表示,疫情反复将促使商家失去大量订单。他说:“如果我们能够把疫情在这一两个月控制,其实从从长期的角度,对这些商家反而是有利的。”
疫情严重同时经济低迷
保经济还是保人命成难题
我国疫情不见好转,究竟政府要先保经济,还是保人命?坊间各执一词。
经济学者孔令龙坦言,我国过去一年间消耗大量的经济资本。他认为在控制疫情的同时,政府也应确保有20%到30%的经济活动运行。惟获准营运的工厂,必须清楚或批重开的风险。
他说:“使用大量外劳的工厂必须确保员工宿舍得遵照政府的规定,不可让太多员工住进同一间宿舍,以降低传播的风险。”

反观陈友信则认为,政府应该要在这段时期,严厉落实全面封锁,禁止大部分非必要领域运作。为了减低经济的伤害,陈友信建议政府仿效新加坡和英国,在封锁期间,为受影响的企业支付员工部分的薪水。
“如果再以这样的封锁措施继续拖拖拉拉,我们的疫情很难降到少过4千宗以下的水平,而第二阶段复苏计划也将会遥遥无期。”
==============================
看更多:开不开国会成国盟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