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多国儿童被“肺炎支原体”盯上 3大主因加剧传播风险!
4年前爆发的新冠肺炎还没有完全消停,新一波儿童呼吸道系统感染疫情,又迅速在多个国家爆发,病例在短短几个月内翻倍。
这种儿童呼吸道系统感染甚至是儿童肺炎,与一般肺炎有什么不同?这种病毒是否只瞄准儿童?它对其他群体不构成任何威胁吗?大马会不会难逃这波疫情?
本期《热点话你知》就带你了解,这波传遍多国的儿童呼吸道系统感染的情况。
广告
1. 什么导致儿童肺炎发病率暴增?
呼吸道感染病例攀升,其实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包括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报告,各国儿童发病率递增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受到一种名为“肺炎支原体”的细菌传播。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并非一种新的病原体,而且本来就常年存在,因此医学界依然能对症下药,民众也无需过度担心。
“肺炎支原体”又称黴浆菌,是一种非典型细菌,是目前发现最小,且可自行复制的病原体。不同于一般细菌,它没有细胞壁,一般常见的抗生素对它都无效。
相较于一般的肺炎,肺炎黴浆菌的患者通常都是轻微症状,但持续时间也较长,因此肺炎黴浆菌也被称为“行走的肺炎”或“会走路的肺炎”。
病毒学博士徐慧仪接受《八点最热报》访问时表示,比起一般的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的传染性较低,且需要长时间密切接触,才会被感染。
“不过,由于‘肺炎支原体’会造成非典型肺炎症状,因此容易引起民众担忧。”
2. 感染“肺炎支原体”有什么症状?
一般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孩童,会出现反复高烧、气喘和咳嗽的症状,而一些症状较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同时还必须配合吸氧治疗。
感染“肺炎支原体”最常见的疾病形态为支气管炎,特别是孩童群体。感染症状还包括喉咙痛、倦怠、发烧和咳嗽长达数周至数月。
其中10%患者会染上肺炎,出现粘液痰、发烧、发冷、呼吸困难、胸痛,及倦怠等症状。
不过,小于5岁的孩童感染时,较少出现发烧症状,但有出现喘鸣、呕吐或腹泻等症状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小部分患者仍有可能患上其他并发症,如严重肺炎、气喘发作、脑炎、溶血性贫血、肾功能异常及皮肤疾病(斯蒂芬强生症候群、多形性红斑、毒性表皮溶解症)。
3. 哪些群体属于高危险族群?有哪些感染途径?
除了儿童以外,老年人、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也需要对“肺炎支原体”提高警惕。民众若有其他健康问题,包括癌症、极度和不受控的糖尿病、肥胖等,也将成为“肺炎支原体”的目标。
虽然如此,这种疾病更容易发生在儿童或青年身上,因为他们经常身处学校、大学和宿舍等人群聚集的地方,进而导致感染传播更迅速。
此外,在军队、护理之家及医院等场所生活或工作的人,也是染疫风险较高的群体。
*“肺炎支原体”会人传人?*
“肺炎支原体”是可以通过咳嗽或打喷嚏所产生的飞沫来传播的,潜伏期通常介于1至4周,最常见的案例为同家庭传染。
4. 哪些国家开始出现病例?
除了中国爆发严重儿童肺炎,其他国家的确诊人数也在攀升,包括德国、韩国、法国和澳洲等。确诊人数在几个月内迅速翻倍。
不仅如此,美国也开始爆发儿童肺炎。美国沃伦县自8月起,已有142宗儿童患上“白费综合症”的病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岁,但最小的患者只有3岁。
同时,美国麻省西部医生也发现了大量的“肺炎支原体”。外界担心,这场肺炎疫情可能会在今年冬季席卷美国,一些欧洲国家正在应对类似的危机。
另外,荷兰最近也爆发儿童肺炎疫情,根据荷兰卫生服务研究所(NIVEL)公布的数据,仅上周,每10万5至14岁儿童中,就有80例肺炎案例,是该研究所近年录得的最高数字。
5. 哪些原因加剧“肺炎支原体”传播风险?
国大医学院副院长莎丽花指出,有3大主因加剧了“肺炎支原体”的传播风险。
1. 北半球正在进入冬季。
当气候降温,容易造成细菌和病毒散播。
2. 全球防疫措施的松绑。
新冠疫情期间,各国采取严格防护,一些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随着民众生活逐渐恢复正常,这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回归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3. 孩子缺乏免疫力。
许多孩子对于流感、鼻病毒等其他感冒病毒几乎没有免疫力,所以当这些病原体出现时,儿童就成为了最大的感染群体。
6. “肺炎支原体”会变成全球大流行?
莎丽花认为,“肺炎支原体”不太可能会成为全球大流行,惟可能会在中国局部地方爆发。
“这一切(肺炎支原体)似乎都很新,但通过一些来自世卫组织和中国官方报告所提出的观点,这些可能是已经存在世界许多地方的病毒与细菌的组合。”
此外,徐慧仪也持有同样观点。她解释,这次的“肺炎支原体”疫情,都是科学家已知的病毒或细菌感染。
“所以当你知道是哪一种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话,我们自然就有对策的方法。”
她补充,针对细菌感染,医学方面已有能治愈的药物,所以能有效控制疫情,因此民众无需过度恐慌。
7. 民众有哪些防范方式?
根据专家的说法,防范方式与过去对抗新冠病毒的道理基本相同。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需保持良好的免疫系统及生活习惯。
保护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与病人保持距离、生病时留在家中、根据自身需求接受检测、适当佩戴口罩、确保屋内良好通风,并定时洗手。
若发现身体有不适的症状,需要避免与他人接触,并在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
看更多: 批评新山中央医院“可怕” 网友:本来没病进来会病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