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热点人物 | 获敦马提拔 最终遭逼宫下台 阿都拉带大马走向清廉改革
被誉为是“人力资源发展之父”的大马第五任首相,敦阿都拉昨晚(4月14日)因多重器官衰竭,与世长辞享寿85岁。
阿都拉因为其沉着、温和的形象深入民心,常被国人唤为“伯拉”(Pak Lah)。在从政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曾带领国阵走过极盛和极衰,最终不敌党内施压,辞去首相一职黯然下台。
本期《热点人物》带你回顾这位“政坛的一缕清风”——阿都拉的一生。生于政治世家、拥有华人血统
阿都拉于1939年11月26日出生在槟城甲抛峇底(Kepala Batas),拥有华人血统;其外公哈山沙礼(原名哈苏璋)是来自中国海南省三亚的回族穆斯林,而母亲海凯兰则是华巫混血儿。
由于阿都拉父亲是巫统创始人之一,阿都拉自小便与巫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为他日后的政治成就,奠下稳固的基础。
阿都拉在1964年从马大伊斯兰教学系毕业后,同年加入巫统,惟他当时一心专注在政府部门工作,在1971年到1973年担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副总监,在巫统的表现则相当低调。
1978年6月,阿都拉辞去公务员职,踏入政坛,在首次披甲上阵大选,就不负众望,中选为甲抛峇底国会议员,并在之后成功守土7次,盘踞甲抛峇底选区长达30年(1978年至2008年)。
巫统陷AB队派系斗争
来到1987年,巫统爆发激烈派系斗争,阿都拉也迎来政途上的首个转捩点。作为隶属于东姑拉沙里,及时任副首相慕沙希淡的B队阵营人马,阿都拉与由时任首相兼巫统主席马哈迪为首的A队当权派,进入全面抗衡。
尽管阿都拉在当时的党选,成功以最高得票保住副主席职,但他的国防部长职位,遭马哈迪革除。
1990年巫统党选,阿都拉在不被看好的情势下,成功捍卫副主席职。
1993年巫统改选,阿都拉因为站队元老派阵营,以微差票数败给“宏远队伍”的安华、纳吉和慕尤丁,丢失副主席职,惟仍受委为巫统最高理事。
1996年巫统党选,阿都拉卷土重来,成功夺回副主席职位。
随着马哈迪在1998年与原本的首相接班人安华决裂后,马哈迪选择当时担任外交部长的阿都拉出任副首相,并以巫统副主席身分出任代署理主席一职,一度引起政坛热议。
2003年10月31日,阿都拉顺利从马哈迪手中接过首相领导棒子,出任我国第5任首相。领军国阵征战2次全国大选
有别于马哈迪的铁腕作风,阿都拉自上台以来,树立了亲和及清廉的形象。国阵在阿都拉“新首相效应”下,在2004年第11届全国大选中,几乎横扫了90%国州席位,写下国阵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然而,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2008年第12届大选,308政治大海啸冲击国阵痛失半壁江山,在222个国席中,国阵只拿下140个议席,不仅失去三分之二国会多数优势,吉打、槟城、霹雳、雪兰莪4个州政权,也被当时的民联攻下。
由于308大选成绩太难堪,作为时任国阵兼巫统主席的阿都拉,遭到党内领袖施压逼宫下,阿都拉在2009年巫统大会后,正式卸下巫统主席,并把首相棒子交予纳吉,结束5年5个月3天的首相任期。遭马哈迪以退党逼宫辞职隐退
虽然阿都拉曾是马哈迪钦点的“接班人”,但自从阿都拉在大选遭遇重挫后,马哈迪对阿都拉展开猛烈逼宫。外界认为这和阿都拉在任内期间和马哈迪唱反调有关。
阿都拉在出任首相不久后,就对马哈迪政府在1989年司法危机开除6名法官的行为道歉,随后出炉的“林甘短片”调查报告也点名马哈迪和另外5人涉嫌操纵法官的委任。
另外,阿都拉也推翻了马哈迪任内多项政策,包括腰斩新柔景观弯桥、双轨火车计划、撤换普腾首席执行员,再加上选择不干涉安华肛交案,也被马哈迪抨击“软弱”、“被顾问操控”,甚至表示“我选错了人”。
308大选国阵遭遇滑铁卢后,马哈迪与阿都拉关系再进一步恶化,马哈迪更不惜“抛下震撼弹”,以退党的方式公开威胁阿都拉辞职隐退。
阿都拉生前有过2段婚姻
阿都拉在卸下首相一职后,逐渐淡出政坛,也鲜少在公共场合露脸。尽管他生前曾经多次遭人谣传病危逝世,但其办公室皆否认有关消息。
直到2022年9月,其女婿凯里证实,阿都拉患上失智症(俗称老人痴呆),处于无法自理的阶段。
回顾过去,阿都拉生前有过两段婚姻。他于1965年迎娶第1任妻子恩顿,两人婚后育有一对儿女。
两人携手共度40年岁月,直到恩顿于2005年10月不敌乳癌逝世。
阿都拉在两年后,即2007年6月9日,迎娶前妻的弟媳珍阿都拉(Jeanne Abdullah)。
阿都拉生前因性格冷静、沉着,温和的形象深入民心。然而,其已故母亲凯兰曾表示,太善良、太心软,是阿都拉的软肋。
任相期间主张清廉施政
作为公务员出身的阿都拉,在任相后,被誉为廉洁之父”和“人力资源发展之父”。他在任相期间,为我国作出许多贡献,包括:
1. 提出4肃贪改革方案:让反贪污局(BPR)脱离首相署管辖,转型成为反贪污委员会(SPRM),以确保独立运作、同时增加3倍反贪污官员数量,并制定新法令保护吹哨者。
2. 放宽媒体管制:允许电视台和电台制作时事论坛节目,让朝野领袖同台交锋,增加新闻言论空间,包括Astro《就事论事》节目,也在那个时期登场。
3. 人力资本发展:重视教育改革、公务员和退休公务员的福祉。在任相三年后,阿都拉大幅调涨公务员薪资与津贴,达7.5%至35%。警察和武装部队成员在之前宣布的加薪基础上,又获得20%的额外加薪。
4. 推动经济走廊发展:推动柔佛依斯干达经济特区(IDR)、北马经济走廊(NCER)、东海岸经济特区(ECER)、沙巴发展走廊(SDC)和砂拉越再生能源走廊特区(SCORE),借助不同地区的独特优势和资源,专注于不同的经济活动,以帮助人民提升生活水平,尤其居住在乡区农村的人民。
5. 让大马成为全球清真枢纽:成立清真发展机构,带动了马来西亚综合清真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6. 提出文明伊斯兰(Islam Hadhari)理念:秉持中庸伊斯兰路线,强调制度透明与良好治理。在首相署为女婿设办公室
尽管阿都拉积极打贪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但阿都拉任相期间仍有不少争议。
其中最鲜为人知的,是任由其女婿凯里介入政府的决策,即所谓的“四楼男孩”(The Fourth-Floor Boys)。据称凯里和他的几个青年精英同伴,在布城首相署四楼有自己的办公室,成为箭靶。
另外,阿都拉的两名亲戚也被指涉及与伊拉克有关的“石油换取粮食”丑闻,加上他在南马大水灾期间,前往澳洲为一家Nasi Kandar餐馆开幕,而招来反弹。网络兴起民间开始动员集会
阿都拉出任首相后半期,处于网络兴起时代,民间开始有机会发声批评、组织、动员集会,其中2007年,我国更出现3场大集会,即印裔社群诉诸自身权益的Hindraf、抗议选举制度的黄色浪潮“Bersih”,以及律师公会的“公正之行”。
有不少分析认为,民间之所以有机会动员大批群众集会,其中一个原因是阿都拉放宽媒体管制,让民间有公共舆论的空间,然而却也为后来的308政治海啸埋下了伏笔。
阿都拉执政期间,有贡献也有争议。然而,他低调沉稳的政治风格,在与其他作风鲜明的我国首相形成强烈对比之际,也让他在纷乱年代中,为大马政治篇章,戳下了独特的温和改革印记。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
阿都拉因为其沉着、温和的形象深入民心,常被国人唤为“伯拉”(Pak Lah)。在从政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曾带领国阵走过极盛和极衰,最终不敌党内施压,辞去首相一职黯然下台。
本期《热点人物》带你回顾这位“政坛的一缕清风”——阿都拉的一生。
生于政治世家、拥有华人血统
阿都拉首位公务员出身首相
阿都拉于1939年11月26日出生在槟城甲抛峇底(Kepala Batas),拥有华人血统;其外公哈山沙礼(原名哈苏璋)是来自中国海南省三亚的回族穆斯林,而母亲海凯兰则是华巫混血儿。由于阿都拉父亲是巫统创始人之一,阿都拉自小便与巫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为他日后的政治成就,奠下稳固的基础。
阿都拉在1964年从马大伊斯兰教学系毕业后,同年加入巫统,惟他当时一心专注在政府部门工作,在1971年到1973年担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副总监,在巫统的表现则相当低调。
1978年6月,阿都拉辞去公务员职,踏入政坛,在首次披甲上阵大选,就不负众望,中选为甲抛峇底国会议员,并在之后成功守土7次,盘踞甲抛峇底选区长达30年(1978年至2008年)。

任国会议员后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阿都拉胜获选为国会议员,他的政治仕途更上一层楼,开始在巫统和内阁担任重要职位。- 1981年:阿都拉升任首相署部长,同时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并出任巫统槟州联委会主席
- 1984年:他获选为巫统副主席,并出任教育部长。
- 1986年:阿都拉被调任为国防部长

巫统陷AB队派系斗争
阿都拉政途迎来转捩点
来到1987年,巫统爆发激烈派系斗争,阿都拉也迎来政途上的首个转捩点。作为隶属于东姑拉沙里,及时任副首相慕沙希淡的B队阵营人马,阿都拉与由时任首相兼巫统主席马哈迪为首的A队当权派,进入全面抗衡。尽管阿都拉在当时的党选,成功以最高得票保住副主席职,但他的国防部长职位,遭马哈迪革除。
1990年巫统党选,阿都拉在不被看好的情势下,成功捍卫副主席职。
1993年巫统改选,阿都拉因为站队元老派阵营,以微差票数败给“宏远队伍”的安华、纳吉和慕尤丁,丢失副主席职,惟仍受委为巫统最高理事。
1996年巫统党选,阿都拉卷土重来,成功夺回副主席职位。
随着马哈迪在1998年与原本的首相接班人安华决裂后,马哈迪选择当时担任外交部长的阿都拉出任副首相,并以巫统副主席身分出任代署理主席一职,一度引起政坛热议。

2003年10月31日,阿都拉顺利从马哈迪手中接过首相领导棒子,出任我国第5任首相。
领军国阵征战2次全国大选
阿都拉4年间登巅峰坠谷底
有别于马哈迪的铁腕作风,阿都拉自上台以来,树立了亲和及清廉的形象。国阵在阿都拉“新首相效应”下,在2004年第11届全国大选中,几乎横扫了90%国州席位,写下国阵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然而,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2008年第12届大选,308政治大海啸冲击国阵痛失半壁江山,在222个国席中,国阵只拿下140个议席,不仅失去三分之二国会多数优势,吉打、槟城、霹雳、雪兰莪4个州政权,也被当时的民联攻下。
由于308大选成绩太难堪,作为时任国阵兼巫统主席的阿都拉,遭到党内领袖施压逼宫下,阿都拉在2009年巫统大会后,正式卸下巫统主席,并把首相棒子交予纳吉,结束5年5个月3天的首相任期。
遭马哈迪以退党逼宫辞职隐退
阿都拉“成也老马,败也老马”?
虽然阿都拉曾是马哈迪钦点的“接班人”,但自从阿都拉在大选遭遇重挫后,马哈迪对阿都拉展开猛烈逼宫。外界认为这和阿都拉在任内期间和马哈迪唱反调有关。阿都拉在出任首相不久后,就对马哈迪政府在1989年司法危机开除6名法官的行为道歉,随后出炉的“林甘短片”调查报告也点名马哈迪和另外5人涉嫌操纵法官的委任。
另外,阿都拉也推翻了马哈迪任内多项政策,包括腰斩新柔景观弯桥、双轨火车计划、撤换普腾首席执行员,再加上选择不干涉安华肛交案,也被马哈迪抨击“软弱”、“被顾问操控”,甚至表示“我选错了人”。
308大选国阵遭遇滑铁卢后,马哈迪与阿都拉关系再进一步恶化,马哈迪更不惜“抛下震撼弹”,以退党的方式公开威胁阿都拉辞职隐退。

阿都拉生前有过2段婚姻
太善良、太心软成软肋?
阿都拉在卸下首相一职后,逐渐淡出政坛,也鲜少在公共场合露脸。尽管他生前曾经多次遭人谣传病危逝世,但其办公室皆否认有关消息。直到2022年9月,其女婿凯里证实,阿都拉患上失智症(俗称老人痴呆),处于无法自理的阶段。
回顾过去,阿都拉生前有过两段婚姻。他于1965年迎娶第1任妻子恩顿,两人婚后育有一对儿女。
两人携手共度40年岁月,直到恩顿于2005年10月不敌乳癌逝世。
阿都拉在两年后,即2007年6月9日,迎娶前妻的弟媳珍阿都拉(Jeanne Abdullah)。
阿都拉生前因性格冷静、沉着,温和的形象深入民心。然而,其已故母亲凯兰曾表示,太善良、太心软,是阿都拉的软肋。

任相期间主张清廉施政
阿都拉为大马贡献良多
作为公务员出身的阿都拉,在任相后,被誉为廉洁之父”和“人力资源发展之父”。他在任相期间,为我国作出许多贡献,包括:1. 提出4肃贪改革方案:让反贪污局(BPR)脱离首相署管辖,转型成为反贪污委员会(SPRM),以确保独立运作、同时增加3倍反贪污官员数量,并制定新法令保护吹哨者。
2. 放宽媒体管制:允许电视台和电台制作时事论坛节目,让朝野领袖同台交锋,增加新闻言论空间,包括Astro《就事论事》节目,也在那个时期登场。
3. 人力资本发展:重视教育改革、公务员和退休公务员的福祉。在任相三年后,阿都拉大幅调涨公务员薪资与津贴,达7.5%至35%。警察和武装部队成员在之前宣布的加薪基础上,又获得20%的额外加薪。
4. 推动经济走廊发展:推动柔佛依斯干达经济特区(IDR)、北马经济走廊(NCER)、东海岸经济特区(ECER)、沙巴发展走廊(SDC)和砂拉越再生能源走廊特区(SCORE),借助不同地区的独特优势和资源,专注于不同的经济活动,以帮助人民提升生活水平,尤其居住在乡区农村的人民。
5. 让大马成为全球清真枢纽:成立清真发展机构,带动了马来西亚综合清真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6. 提出文明伊斯兰(Islam Hadhari)理念:秉持中庸伊斯兰路线,强调制度透明与良好治理。
在首相署为女婿设办公室
“四楼男孩”成阿都拉箭靶
尽管阿都拉积极打贪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但阿都拉任相期间仍有不少争议。其中最鲜为人知的,是任由其女婿凯里介入政府的决策,即所谓的“四楼男孩”(The Fourth-Floor Boys)。据称凯里和他的几个青年精英同伴,在布城首相署四楼有自己的办公室,成为箭靶。

另外,阿都拉的两名亲戚也被指涉及与伊拉克有关的“石油换取粮食”丑闻,加上他在南马大水灾期间,前往澳洲为一家Nasi Kandar餐馆开幕,而招来反弹。
网络兴起民间开始动员集会
阿都拉也有份推动政治海啸?
阿都拉出任首相后半期,处于网络兴起时代,民间开始有机会发声批评、组织、动员集会,其中2007年,我国更出现3场大集会,即印裔社群诉诸自身权益的Hindraf、抗议选举制度的黄色浪潮“Bersih”,以及律师公会的“公正之行”。有不少分析认为,民间之所以有机会动员大批群众集会,其中一个原因是阿都拉放宽媒体管制,让民间有公共舆论的空间,然而却也为后来的308政治海啸埋下了伏笔。
阿都拉执政期间,有贡献也有争议。然而,他低调沉稳的政治风格,在与其他作风鲜明的我国首相形成强烈对比之际,也让他在纷乱年代中,为大马政治篇章,戳下了独特的温和改革印记。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