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PM2.5悬浮颗粒危害大 爆发极端气候早死人数再增1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发现,从1980年至2020年期间,全球1亿3,500万人过早死亡,与人为排放废气以及山火等造成的空气污染有关。
亚洲过早死亡人数最高
死亡案例大多与中风有关
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是悬浮颗粒PM2.5。根据研究,1980年至2020年这40年间,全球大约有11亿3,500万人,因为PM2.5而过早死亡。
其中,亚洲的死亡人数最高,高达9,810万人,当中以中国和印度人数最多,分别达4,900万人和2,610万人,至于东南亚的过早死亡人数则有约710万人。
广告

此外,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尼和日本皆有大量过早死亡的病例,人数介于200万至500万人之间。
根据报告,1980年至2020年的过早死亡案例中,有1/3是与中风有关(33.3%),1/3与缺血性心脏病有关(32.7%),其余的案例则是与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和肺癌有关。
这项研究是由新加坡南大研究人员与其他科学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他们利用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卫星数据,分析地球大气中的细悬浮微粒含量。
这是历来关于空气质素与气候最广泛的研究之一,使用40年的数据,以了解悬浮微粒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微小至能进入血管和循环系统
什么是悬浮颗粒PM2.5?
PM2.5指的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比人类头发宽度大约小30倍,小得看不见。它在大气中滞留的时间长,传输距离远,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物质。
这些颗粒通常来自车辆废气、工业排放以及自然现像如野火和沙尘暴等,一般会造成人体的肺和呼吸器官出问题。
南大健康与生命科学高级副校长沈祖尧教授受访时说,由于PM2.5颗粒非常微小,能够进入血管和循环系统,可能导致血管发炎。要是空气污染严重,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将进一步提高,这对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弱势群体来说尤其危险。

极端气候早死人数升14%
“每年额外增7千案例”
研究还发现,在厄尔尼诺现象、印度洋双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 和北大西洋涛动等气候事件发生的年份,过早死亡人数会上升14%,即每年额外增加约7000宗案例,东南亚受影响最大。
此外,人类因空气污染死亡的年龄,甚至比罹患可以治疗或预防的疾病或症状,像是中风、心脏、肺部疾病、癌症等平均预期寿命来得早。
“这凸显了为了保护全球人口的健康,在追踪空气污染时有必要了解,并解释这些气候模式。”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
==============================
看更多: 针对性柴油补贴不受欢迎 安华: 为救国别无选择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