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丹戎比艾补选是重要指标 希盟只许胜不许败?
丹绒比艾补选将测试希盟实力,也考验巫伊两党的合作
法力拉菲是于2018年第14届大选被土团党委派攻打柔佛丹绒比艾国会议席。最后以微小的差距,打败国阵和伊党的候选人。位于柔佛的丹绒比艾是在2004年,新划分出来的国会选区。从那个时候开始,一连三届大选都是马华的囊中物,一直到509大选才第一次输掉这个席位。
丹绒比艾是一个混合选区,马来选民占了57%,华人选民占了42%,印度选民只占了1%。在上届大选,反风大吹下,希盟在三角战中突破重围,以区区的524张多数票,险胜马华候选人黄日昇,为土团党在柔佛插旗。可是如果把去年国阵和伊党的票数总和加起来,那是肯定超过希盟所获得的票数,因此,一旦手牵手的国阵和伊党没分裂选票,牌面上希盟要保住这个席位,真得要靠奇迹了。

广告
目前关心政治的人都把焦点放在丹绒比艾补选上,虽说这场补选无论谁赢都不足以改变整个政权,但这场战役对希盟来说却是至关重要。509大选,在反风大吹下,希盟第一次夺得丹戎比艾这个选区,第一次攻下了柔佛州政权,也第一次赢下中央政权。但希盟执政一年多后,表现却引来不满人士诸多批评,甚至被质疑是否会沦为一届政府,所以这场柔佛州的第一场补选就自然成为一个指标。独立民调机构巧思中心(Ilham Centre)执行董事莫哈末阿兹兰向透视大马指出,这场仗对希盟来说,绝对是一场硬战,而胜负的关键在于西马半岛两大族群的策略和战术。

509大选,希盟只是以区区五百多票赢下这个选区,这显示就算反风大吹,国阵在当地还是有很多中坚支持者。再加上现在,巫统和伊党如今已正式合作,如果伊党在上届大选的2,962张选票转向国阵的话,那么国阵获胜的几率肯定比希盟高。所以这次补选,同时也是检测巫伊两党政治合作的成果。
如果国阵赢了,得票率也增加的话,那么也会成为下届大选反对阵营的得票和选战策略指标。但现在对在野阵营来说,让谁上阵就成了一个关键的因素了。丹戎比艾本来是马华的堡垒区,509前的3届大选都是马华的囊中物,但是经过金马伦高原补选之后,国阵也很清楚的知道,候选人的选择是国阵重新夺回议席的关键。

在金马伦高原补选,国阵因为决定委派原住民候选人而不是国大党的候选人上阵,而让国阵赢回金马伦高原。同样的,在这个马来选民占57%的选区里,如果国阵委派一名马来候选人上阵丹绒比艾的话,对希盟来说也会是一场硬战。而如果巫统真的从马华手上拿走这个议席的话,这就将显示国阵未来在议席分配的方向,也就是说,它可能会从马华那里拿走更多席位,尤其是他们败选的席位。

如果这次补选,华裔投票还是相当踊跃而且转向反对党候选人,那么这里的投票倾向也会折射到其他的选区。因此这次补选里,马来人与华人选票倾向会成为反对党和希盟在来届大选的重要指标。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