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看衰中国“青年养老院” 研究员:难长期发展、恐冲击经济
“青年养老院”近期开始像是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多地冒出。面临着“卷不动又躺不平”状态的中国年轻人,年纪轻轻居然开始“养老”了?
到底什么是“青年养老院”?“青年养老院”又是如何营运的?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养老院”在中国出现?一起跟着《热点》来一窥“青年养老院”究竟是什么?

广告
“青年养老院”中国郊区盛行
满足年轻人对慢节奏生活的追求
“青年养老院”最近一段时间,陆续在中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西双版纳、重庆、安徽合肥、浙江宁波、苏州等地的郊区及农村开始出现。
从字面上来看,所谓的“青年养老院”就是让年轻人“养老”的地方。不过,“青年养老院”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通常不会设有医疗设施或者附设医疗人员。
一般上,“青年养老院”只会对45岁以下的青年开放。它是为了满足年轻人对慢节奏生活的追求而存在。
青年可以选择在“青年养老院”短居或者长住,通过住在“青年养老院”和同伴喝茶、聊天、晒太阳、运动甚至是种地,来短暂逃离生活、舒缓工作压力以及疗愈身心灵等等。

2类人最爱“青年养老院”
“自由业者和遭遇瓶颈的人”
例如,在苏州近郊,一座全新的“青年养老院”7月初筹备开张,宣传一周人民币500元入住。这间“青年养老院”创办人小许说,尽管屋舍还在验收,但群组里已有上百人等候入住。
而云南曼丢古村“青年养老院”的创始人卢柏克则透露,在青年养老院居住的群体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自由业者:入住“青年养老院”是为了增加社交集会。
第二类是遭遇瓶颈的年轻人:入住“青年养老院”是为了调整心情再出发。
卢柏克指出,他所经营的“青年养老院”虽然设下了45岁以上及从未上过班者不收的条件,但是在养老院中没有人会规定入住者的生活作息、也不会有职场焦虑和家庭矛盾,入住者可以尽情地随心所欲。
1名1993年出生的东北年轻人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在养老院生活的经历。
“1个月1700人民币、可以住双人间、有人定期打扫卫生、不用考虑电费、水费、上网费、伙食还很好。虽然生活平淡,但是还算满意。”
东北有年轻人入住养老院,一步到位了!😅看到了新商机,青年养老院。 pic.twitter.com/IAF3dE5K6I— 黎明♤(澳喜特戰) (@guimei2929) March 12, 2024
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
入住“青年养老院”逃避世事?
香港猎人头公司IMC Talent创办人David Xu分析认为,“青年养老院”之所以会遍地开花,关键的原因是因为中国职场环境变差,对年轻人来说压力越来越大,不只是需要加班,透支工作,职场上的人事关系还非常复杂,导致年轻人普遍因为对职场失望,而选择逃避。
“作为Z时代的00后,只要不喜欢一份工作,就会裸辞或者果断换工作,甚至是停一停、宅在家或者是去旅行,因此也慢慢地让青年养老院开始萌芽。”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王国臣表示,年轻人对“青年养老院”趋之若鹜,反映中国青年失业率高,而就业的内卷压力攀升,年轻人在低薪、买房无望、抵抗成家立业后,直接“躺平”。

云南曼丢古村的“青年养老院” 创立人卢柏克也说,青年养老院其实反应的是时下年轻人的一种全新精神诉求:不想工作、不想结婚、不想买房子、不想生孩子。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的年轻人进入了低欲望时期,他们需要无所事事的场所。”
“同时,许多年轻人也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感到孤独或缺乏归属感。所以,青年养老院也是让大家抱团取暖的场所。”
不看好“青年养老院”模式
研究员:难长期发展 恐冲击经济
但是,这种“青年养老院”模式普遍不受外界看好。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王国臣指出,青年养老院不可能长期发展,除非青年持续“啃老”。不然入住要花钱却不工作,不符合经济学逻辑。长此以往,恐怕将会冲击中国经济。
猎人头公司的经理也指出,青年只有具备工作积累、经济基础、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社会经验,才有可能真正地享受到“青年养老院”的概念。
“青年养老院提供暂时的美好出口,商业化之后就是梦想被打碎、泡沫被搓破,最终青年仍需要独自面对孤独、内心失落、财务压力、是否重回职场的纠结、甚至家人压力的现实。”

部分网民也认为,面对社会的变化,青年需要适应,各界更应重视底层原因,充分就业是职责之一。
也有网民挞伐“叫躺平院,别侮辱老人”、“无业游民就是逃避”、“中国45岁的人就想养老,那中国会走回头路,这是人生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不值得提倡”。
针对这种抨击声浪,有网民则是反击称,入住“青年养老院”其实是“低支养闲”比“高薪养廉”高尚太多。
你又怎么看,中国这股入住“青年养老院”的风潮呢?欢迎到热点面子书留下你的看法。
►《热点 Hotspot》正式开通WhatsApp频道!
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追踪我们的频道,让你不错过国内大小事、网络热门话题、专题报道及时事评论。别忘了打开旁边的小铃铛哦!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