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年轻人“脆皮”趋势不容小觑 身心健康恐敲警钟
【热点话你知】 —— 精选话题打开眼界,国内外大事趣闻轻松了解
“伸个懒腰脖子断了”、“打喷嚏腰椎间盘突出”、“上厕所喜提骨折”……
近期,不少中国网民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意外受伤的情况,且大多为年轻人,网络戏称他们为“脆皮青年”,一时之间“脆皮”一词也成为网上热门话题。
广告
当代年轻人真的这么“脆”吗?年轻人究竟“脆”在何处?本期《热点话你知》带你了解这个网络热门词。
何为“脆皮青年”?
“脆皮”一词源自网络游戏,用来形容游戏中防御力低、生命值弱的角色。
而“脆皮青年”则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有些人年纪轻轻,身体却很多毛病,甚至到了一碰就坏的地步。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仅仅在今年9月一个月,某医院急诊室接收超过1,700名18至25岁的年轻人。
另一方面,“脆皮青年”亦指当下年轻人在生活、学业或就业等多重压力下,展现出脆弱、敏感和不成熟状态的形象描绘。
“脆皮”不尽然是贬义词,不少年轻人也拿来自嘲,用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娱乐化、轻松化、戏谑化生活中的压力。
什么原因造成?
- 生活方式不良 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不规律、作息紊乱,且经常熬夜、长期饮食不健康等,容易诱发糖尿病和增加患癌风险,引发神经衰弱、
- 健康意识淡薄 很多年轻人凭着年轻的资本和自以为强壮的体质,挥霍健康。比如在凌晨饿着肚子爬山,只为了看日出最美的一刻;彻夜排队、忍受饥饿和冷冻,只为了见偶像一面等。
- 社会压力增大 根据中国2021至2022年的心理健康报告显示,当地18至34岁的青年平均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层。 这些压力包括升学、求职就业、住房、孩子教育、身体健康状况、社交和婚恋、发展提升、父母养老等,且这些压力有叠加的效应,容易让青年产生“四面楚歌”的感觉。
- 家庭环境因素 有些青年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家长的庇护下,无法独立处理问题,因此让人产生“脆皮”的感觉,容易不堪一击。
而他们感到抑郁和焦虑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种情形:
- 放大日常情绪 大至高考失利、被裁员失业,小至输掉游戏、体重上升,甚至只是突然冒出一颗痘,这些情绪也会被年轻人刻意放大,高喊“破防了”,进而不自觉地陷入情绪漩涡。
- 生活压力 现代社会对于年轻人的要求甚高,比如逢年过节来自长辈的“关心”、同辈间的无形压力、工资跟不上房价的现实问题。另外,本身对容貌的要求,或工作更上一层楼的期待,也是当代年轻人感到焦虑的原因。
- 社交恐惧 当代年轻人几乎将“社恐”当成本身的保护色,与不熟的同事搭同一部电梯时,都会默默掏出手机,假装忙碌。他们未必是真的害怕或恐惧社交,而是借用“社恐”来回避社交。
另一方面,网生代群体的人际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虚拟和现实的失衡,偏爱线上社交的年轻人,面对直击痛点的线下交流,习惯以内向为由搪塞。久而久之,未能消化的负面因子成为导火线,让情绪出现过山车式的波动。
再加上社交平台的蓬勃发展,一些人为了追求合群,积极对号入座,让这种病毒式传播像雪球般越滚越大,导致到处弥漫着“脆皮”的假象。
当代年轻人都是“脆皮青年”?你身边有如此不堪一击的“脆皮青年”吗?欢迎到《热点Hotspot》面子书跟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必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