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出现,对普遍老百姓是一大危机,但对部分失业或生计受影响的人,也可能是意外的转机。

《八点最热报》餐车风潮系列报道中,上一篇文章我们给大家“科普”了餐车创业的10大步骤,以及选择餐车驻点的重要性。在这期完结篇中,我们则聚焦在这一波疫情下创业的餐车业者,他们所经历的酸甜苦辣,让有意入局的人,提前了解“餐车人生”和做好心理准备。

在接受《八点最热报》访问的餐车业者里,有2人是在疫情爆发后才转行经营餐车。在创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业者们都熬过了几次的行动管制令,庆幸地目前已有了稳定的顾客群。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餐车业者,在被迫跳脱出原本熟悉的生活轨道后,如何在餐车里度过繁忙又紧凑的创业生活。



个案1:
失业是创业契机?
前导游善用管制令期间筹备餐车


原本是导游的叶祥达,在2020年初中国爆发新冠疫情后,陆续接到旅游团取消行程的消息。当时生计严重受影响后,他与同是导游的伙伴便想合资创业。

碰巧两人都喜欢喝咖啡,于是他们就在没有工作的这段期间,用一个星期在马来西亚半岛从南到北一路试喝咖啡。过程中,因不断试喝咖啡,身体负荷不了,最后还上吐下泻。

叶祥达在受访时也分享,他认为本地咖啡比外国咖啡的市场来得大,再加上引用本地咖啡,可以为本地咖啡业带来更多机会。

“可能是我以前带团的关系,当导游带团就是要推广我们马来西亚的特点。我也觉得市场比较大,这个市场10岁到80岁的人都会接受。” 叶祥达不忘延续作为导游的使命。



不过在决定自创品牌售卖本地咖啡后,全国就落实行动管制令了。但这对当时还在筹备阶段的叶祥达而言,无疑是最好的筹备期。

他和伙伴在行动管制令的2个月内,研究并学习如何泡制属于他们的咖啡。在管制令稍微松绑后,他们就马不停蹄处理餐车的设计和改装。历经一个月多的整装后,他们的餐车正式在去年6月初上路营业了。



中途仓促转行,叶祥达和伙伴的餐车路都是从零开始。全球疫情反复,他们预计6年后旅游业才能全面复苏。尽管他必须放弃原本喜欢的旅游业,可是他也喜欢现在的餐车生意。






个案2:
生意刚上轨道被迫暂停营业
业者增设套餐提供外送服务


全国落实管制令,无疑对黄静诗刚上轨道的餐车生意带来很大的打击。在落实管制令时,黄静诗筹备半年的餐车,才刚开始营业近2个月。落实管制令后,她曾短暂停止营业。不过管制令一再延长,她不得以赶快想出对策,用正餐搭配奶茶组成配套。



“到了五六月份比较好一点,政府又宣布可以出去开档营业了以后,我就想说可能要增加一些新菜色或者菜单,来提升营业额生意量,不然卖奶茶不够,所以那时候我就研发创新一些配套餐点,来搭配我的奶茶。” 黄静诗说。

与此同时,黄静诗也察觉到顾客在疫情后的消费模式有些不同,比如管制令松绑后,顾客更倾向于提前下单再自取,他们会询问是否有提供外送服务,下单后要求外送到公司或住家。

对于一个人创业的黄静诗而言,虽然分身乏术,但她还是尽量和顾客商量外送时间,并且亲自外送给顾客。



曾在中国也从事和饮食业的相关的她,回国创业后以不同的身份在同样的领域打拼,但黄静诗坦言,身份的转换不仅肩负更多压力和责任,她也收获了想法上的成长。



黄静诗解释,她会亲自着手处理所有大小事,监督产品是否维持在水平内。她认为她有更重的责任想要把餐车经营好,这也变成无形的压力,驱使她所有事都必须亲历亲为。



个案3:
兼职创业餐车帮补家计
收入比政治稳定毅然辞职


原本从事罐装饮料销售员的蔡锦辉,在疫情期间业绩大受影响。因本身与家人是地瓜球的常客,无意间就卯起劲来兼职卖地瓜球赚取额外收入。

蔡锦辉和太太仅用了一个月期间做筹备工作,期间也和孩子到总部接受培训后才能正式营业。经营餐车初期,他都是正职和餐车两头跑,最后因时间分配关系,决定辞职专心经营餐车。



目前拥有2辆餐车的他们,原先在吉隆坡华联花园开档营业。当时物色开档的地点时,其他商业区已经有同个品牌加盟经营的餐车。最后也考量到本身对华联花园比较熟悉,所以他们就选在了这个地点,并在去年12月中正式营业。

他们在经营餐车后,有别于一般餐车业者,他们也提供外送服务。当他们在面子书宣传他们的地瓜球时,也接获了来自雪兰莪沙登的订单,而且获得不错的反应,因此今年3月中他们就在沙登开了第二辆餐车。



有别于其他受访的餐车业者,蔡锦辉的餐车生意,是与太太和儿子一同经营。儿子和他会负责制作和炸地瓜球,太太则是负责在社交媒体宣传、接受订单回复顾客及安排外送。

他表示,一家人在一起经营餐车,也让他们有更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个案4:
原本准备在餐饮业“大显身手”
计划碰上疫情 只能一变再变


分别计划在吉隆坡和马六甲开张店面、档口和餐车的业者林俊丞,6年前原本想要在商场内卖本地美食Ramly Burger。这几年一直都在摸索的过程,直到落实管制令的一年前,才正式计划好在马六甲开设有“得来速”的餐厅。



正当林俊丞要全全进军餐饮业时,计划遇上管制令被迫一变再变,已谈好店面租约准备装潢的计划只能暂停。他说,当时他和伙伴们都非常迷茫,无法外出的那段时间,他们就在自己的公寓分派优惠券,也试一试他们的食品是否被大众接受。

“那段时间摆了很多乌龙,我们本来要找一个空地做”得来速“遇到阻碍,要在商场开档口也遇到阻碍,要开店屋也遇到阻碍。但是我们有在我们的公寓自己接订单,我们先拿经验, 试一下我们的味道,这段期间我们在公寓都卖的还不错。”林俊丞在受访时分享。

他也提到,他曾经向商家买过食品秘方,不料最后却煮不出同样的味道,所以他们萌生了自己品牌的中央厨房也要自己管理,才能控制好餐厅、档口或餐车生产一致的食物质量与味道。



回忆起过去莽莽撞撞的一年里,他最庆幸的是,几个合伙人都一路相互扶持,也一起学习。林俊丞认为这段旅程很奇妙,也认为是创业促使他和他的一帮朋友兄弟在一起学习。对他们来说,那段时间很迷茫,却也很开心。

“以前做工,想放弃就放弃,想要辞职就辞职,现在这样的身份,你想放弃没办法放弃,因为牵扯太多东西,你必须要坚持走下去,看看一下后面到底是什么答案。” 林俊丞说,创业不只实现了他的梦想,也让他更有责任心要做好每件事。



疫情是个暂停键,也可以是个重启键。受访的业者在这两年里,都经历了从没设想过的身份转变。“有失必有得”,在面对艰难的挑战时,只要转换念头,或许就会迎来不一样的收获。



《餐车风潮》全系列报道马上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