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重危机的侵袭下,中国经济增长严重受影响。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中国第3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大幅放缓,仅达4.9%。

增长比预期来得低
中国今年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18.3%和7.9%,而去年4季度为6.5%。相较起前两季的增长,中国这一季4.9%的增长显得十分缓慢。

中国《财新》早前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第3季度GDP同比增长将达到5.1%。同时,《路透社》早前综合43家机构预计,中国第3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将回落至5.2%。

然而,中国这一季所达到的GDP增长却比预期都来得低。

GDP增长放缓原因
事实上,中国GDP增速不及预期要归咎于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

1. 恒大债务危机
中国最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恒大集团(Evergrande)深陷债务危机,因此扰乱了市场,引发人们对中国整体经济和金融健康状况的质疑。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首9个月,中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4.5%。这也反映出中国对房地产市场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向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占GDP的1/4。

2. 中国限电危机
早前,中国陷入限电危机,导致工厂被迫减产或停工。在煤炭价格飙涨、中国政府试图实现更严格的碳排放目标下,中国范围内大面积停电,拖累当地的工业部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工业数据,在工业的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增速放缓最明显,9月制造业同比增长仅达2.4%,相较8月下降了3.1%。这个现象也反应出限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工业产值大幅下跌,特别是在9月,写下了自疫情初期以来最糟糕的表现。

3. 各领域整顿
近期,中国政府针对各行各业进行“整顿”措施,以解决收入不平等的问题,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然而,这些措施像是惩处科技企业和打击房地产投机,也间接拖累第3季经济增长。

除了这些问题以外,晶片短缺也导致汽车生产放缓。再加上当地疫情反复,导致部分地区货运码头和工厂关闭,影响全球供应链。而河南、山西多地也先后受到暴雨洪灾席卷,让中国经济的复苏之路频频碰壁。

第4季度将持续放缓?
由于当前局势不稳定,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GDP增长会持续放缓,情况不太乐观。

经济学人智库(EIU)经济学家苏月向BBC表示,与9月份相比,现在限电、房地产等压力似乎有所缓解,但这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不应低估,它将成为第4季度的主要下行风险。

不过,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认为,中国后续不会一刀切限产限电、房地产市场政策也会适度缓和、消费将逐渐改善,再加上3季度居民收入比较稳定,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因此下季度应该不会比这季来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