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济学者认为,在新冠疫情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夹击下,今时今日以家庭收入来划分B40、M40和T20群体已不合时宜,“B40穷T20富”在当前已是错误诠释。
B40穷T20富为“错误诠释”?
家庭收入划分或已不合时宜
国库控股研究所长苏拉雅斯迈(Suraya Ismail)接受英文媒体《星报》访问时表示,大马人时常把B40视为“穷人”、M40是“中等阶层”,但这是不对的。
她指出,我国至今仍根据每月家庭收入,将国人分为B40、M40和T20群体;但她认为,政府其实更应该以“消费模式”来作为定价机制,而非家庭收入。
简单来说,如果政府要划分一个人是不是有钱人,不能只是单看他的收入是多少,还要了解他的消费模式、家庭规模等等,以避免划分错误。
“如果政府在划分时不考虑家庭规模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家庭分类错误,有可能把那些原本属于B40的家庭,归入T20高收入群体。”
B40、M40、T20怎么分?
马来西亚政府根据每月家庭收入将国人划分为3大群体,分别是B40(Bottom 40%)、M40(Middle 40%)和T20(Top 20%)。
顾名思义,B40代表收入阶层中最低的40%,M40则是中等阶层的40%,其余的20%则是T20高收入群体。
根据大马统计局2020年数据,最新的家庭收入划分如下:

疫情后变B40群体
M40成现时代“新穷人”?
不过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我国有20%的M40中等收入家庭跌至B40群体,而《星报》更把他们形容为现时代的“新穷人”,也是最容易受到忽略的群体。
马来西亚伊斯兰知识研究所(IKIM)经济与社会研究研究员(EMAS)莫哈末希山指出,每次财政预算案中,M40群体的直接受惠措施并不多,因为政府更关注的是B40群体。
他补充,其实B40群体中的“B4”与M40群体中的“M1”,它们的家庭收入相差不远,但M40所获得的福利却远不及B40。
“随着家庭成员增多但收入不增,M40群体现在也过着像B40群体的生活,被迫省钱、削减开支,并且停止储蓄。”
霹雳最多B40家庭?
另外,根据大马统计局2020年发布的数据,霹雳州是拥有最多B40群体的州属,共占了12.5%。其次是雪兰莪州(11.4%)和砂拉越州(11.0%)。
而全国最少B40群体的地区为布城,只占了0.1%。

至于M40群体最多的州属则落在雪兰莪,有大约26.4%为中等收入家庭,即73.3万户。其次是柔佛39.2 万户(14.1%)和霹雳 21.1 万户(7.6%)。

然而,上述资料都取自于2016年的家庭收入调查,因此无法反映当前最新情况,特别是疫情后的经济发展。
收入群体划分因州而异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每个州属的消费水平都不一样,因此用于划分收入群体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举个例子,吉隆坡是高消费城市地区,而吉兰丹则属于较偏远的地区。因此如果一个人每月赚取RM7,000,那他在吉兰丹就属于T20群体,但在吉隆坡却只是B40群体。
按照统计局所提供的数据,吉隆坡的“B40门槛”最高,每月需要超过RM9,150的家庭收入才能跨进M40群体。
另外,吉兰丹是平均收入较低的州属,其“B40门槛”为RM3,030,意味着吉兰丹人赚取超过这个数额即可成为M40群体。

==============================
看更多: 未敲定落实方式 副财长:针对性补贴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