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2年进行抗疫行动后,我国国库收支已经明显收紧,为了缓解财务压力,政府有意重启消费税GST,结果引起各界热烈讨论。

虽然不少民众都担心,当年物价高涨的历史将会重演,不过对于商界、企业界和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却是举手赞成, GST真的是利大于弊吗?




GST消费税
是政权垮台的洪水猛兽?

2015年4月1日,前首相兼财长纳吉宣布,正式实施消费税GST。然而落实了3年之久,国民争议声起,怨声载道。

2018年遇上第十四届全国大选,消费税的落实就像是给了希盟子弹,猛烈炮轰国阵加重人民负担,这也成为了国阵这个执政超过半个世纪的政党垮台的催化剂之一。

希盟政府上台后,前后换了3任首相,然而消费税这个问题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大家明明看得清清楚楚却选择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一直到现在国库吃紧,政府才不得已再提出要探讨重推GST税制。

财长为GST背书
大赞是最好的税务机制之一

对此,财政部长扎夫鲁不断为GST税制背书,大赞GST是最好的税务机制之一。他指出,在全球193个国家当中,有175个国家或90%的国家实施了GST,因为GST更高效、更透明,而且能够防止收入流失,说明了这个税务制度是一个更有效率的制度。

征税对象广 税源丰富
商家和专家赞成政府重启GST

除了财长之外,接受《八点最热报》访问的商会代表和财经分析师,包括大马中华总商会总财政孔令龙、大马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芳心、拉曼大学经济学教授钟志强,以及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蔡兆源都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认同重启GST的做法。因为比起销售与服务税SST,GST来得更为公平透明,也更有效率,是最好的税务制度。

钟志强表示, 消费税的征税对象是“一网打尽”,不管是本地人、外国人,商家还是普罗大众,只要你去消费,那么就一定要缴税。


GST是环环相扣机制
能减少逃税和不公平情况

孔令龙解释,GST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机制,中间商向批发商购买物品时付了税,之后便可以在抵扣进项税里索回这笔开销,在买卖过程中,也能减少逃税和不公平的情况。



不过,蔡兆源则认为,虽然他也是赞成政府重启GST,但是重启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政府是为了增加税收,才重新落实GST,那么在他看来就显得不太恰当。

无论如何,受访的经济学家都认为,重启GST的好处不少,当中包括以下这几点:

1. 地下经济(Shadow Economy)无所遁形
受访的财经分析师认为,消费税的落实,必定能让“地下经济”无所遁形。

地下经济,指的是逃避政府的管制、税收和监察,未向政府申报和纳税,其产值和收入未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经济活动。

蔡兆源表示,国内的地下经济大约占了生产总值GDP的20%,一旦实施GST之后,就能减少地下经济逃税的问题。至于钟志强也认为,这必定能够为我国带来巨大经济贡献。



2. 围堵漏税缺口 逃税者“见光死”
蔡兆源认为,消费税能有效围堵漏税缺口,因为逃税者可以不呈报收入,但不可能不消费,因为当他一消费时,就免不了需缴付消费税。

3. 外企与旅客可被征消费税
此外,孔令龙表示,消费税GST和销售及服务税SST的差别在于,如果政府征收的是消费税GST的话,那么就可以向旅客和外国企业征税。对此蔡兆源也认同有关说法。


虽然不少人认为,消费税GST有利有弊,但无可否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普遍被认为是一项比销售税SST更完善、更有效率的税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