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英文字眼没翻译成马来文?”
事缘,国盟伊党哥打峇鲁国会议员达基尤丁,今早在国会问答环节后起立援引议会常规,并针对政府准备以英文命名的“反跟踪骚扰法案”提出质疑。
“今天提呈的2项法案(《2022年刑事法典(修正)法案》及《2022年刑事程序法典(第2)(修正案)》)只有英文。”
“这2项法案新增“Stalking”一词,不过却未阐明该词汇的国文翻译,若法案通过了就会被纳入刑事法典当中,可是国文版本却没有在国会里获准通过。”
对此,首相署(法律及体制改革)副部长蓝卡巴星起立回答相关问题,在这期间伊党勿述国会议员仄莫哈末也起立插话。

伊党议员仄莫哈末频插话
遭副议长驱逐及禁开会3天
随后,主持国会的副议长南利不断劝告仄莫哈末安静并坐下,惟仄莫哈末却不服从命令,执意插话,组后遭南利下达驱逐令。
仄莫哈末并不满有关命令,质问副议长“我明明已经坐下了,为何之后才有这类(驱逐)裁定?”
而副议长南利则强调,自己已经给对方3次警告,这是最终决定,然后指示官员把仄莫哈末带出议会厅。

提呈法案应全面使用马来文
“否则将导致大众混淆”
随后,仄莫哈末召开记者会解释,自己在国会反对政府提呈以英文命名的“反跟踪骚扰(Stalking)法案”,是因为其版本没有全面使用马来文,而Stalking的英文字眼也没有被翻译成马来文。
“这法案适用于所有大马人,但不是所有民众都明白英文的意思,这将会造成混淆,大众也无法从法律角度理解自己的权力。”
“英文版本中全都是英文,但马来文版本中却有英文,这有点混乱。”
仄莫哈末续称,他不明白为何政府不愿撤回再重新提呈相关法案,并坚决表示政府应该决定“Stalking”的定义。
==============================
看更多: 迈向反垄断时代 政府还有哪些领域须"放手"?